_
何時該開始存錢?
根據富比士400大富豪排行榜(Forbes400),巴菲特(WarrenBuffett)在1990年即將度過60歲生日時,他的淨值近40億美元。30年後的2020年,90歲的巴菲特淨值高達700多億美元(而且是扣除了數百億美元的慈善捐款後)。換言之, 巴菲特的淨值有將近 95%是在他 60 歲以後創造的。
等我們說明完簡單的例子後,再來探討這點。
大部分關於退休的計算,所需輸入的資料相當簡單,只要輸入目前已儲蓄的金額、目標儲蓄額,以及假設的報酬,計算機就會根據上述假設的輸入資料,得出未來值。
用這個方法來判斷退休前要存多少錢,並不周全,因為人生不是一直線的。退休金的計算簡單明瞭,真實世界卻是錯綜複雜。規劃退休時,需要重視的是正確(在預想範圍內),而不是精確(分毫不差),不過,計算數字可以讓你大致了解,你的儲蓄習慣對於創造長期財富的影響。 (編輯推薦:沒買房,不怕老了租不到房?43歲退休粉圓妹:做到「四存」沒房也能享受人生)
了解這點後,請看以下典型的退休規畫計算,這是假想某位年輕人的未來展望。假設你在25歲開始存錢,目標是65歲退休。一開始,你把年薪40,000美元的12%存起來,每一年增加3%。
上述假想的退休金計算,到最後會存下多少錢?答案是,起步早加上高儲蓄率,年屆退休時會存下超過150萬美元。
由此可知,穩定的二位數儲蓄率,加上不錯的投資報酬和合理的複利,使這個例子的假想主角在年屆退休時,成為百萬富翁。
看到這些數字會使你相信,你的投資報酬占了很大比重,因為四分之三的最終儲蓄額來自複利的投資收益。不過,把上述結果切分成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發現。
以下是25歲開始儲蓄,到35歲時的情況:
在剛開始那10年,你存入退休帳戶的金額,構成餘額的大部分。
以下是45歲的情況:
要經過20年以上,投資收益對餘額的貢獻才會追上儲蓄。
計算退休金時,隱藏著一個看不見的複利,也就是絕大多數的成長,會出現在接近退休年齡、累積起夠多的餘額時。
在儲蓄和投資的最後10年間,你會看到價值如下變動:
上例中,最後10年(56歲至65歲)的投資收益達660,000美元,占最終餘額的40%以上。
巴菲特的例子就是這個原理。跟巴菲特做比較,顯然會讓人不爽,因為這位奧馬哈的股神(OracleofOmaha)是地球上的前幾大富豪;然而,巴菲特的資產成長和上述退休金計算的例子,都顯示金錢是緩慢成長,直到累積到一定數字後,才會隨著複利作用而一飛衝天。
對一般存退休金的人來說,真正的財富來自儲蓄、複利及等待,這是要花時間的,而且不容易,可能要幾十年才看得到豐碩的成果,比大部分人期待的久多了。
儲蓄比投資重要,但儲蓄無聊,投資則充滿變化。隨著人均壽命的提高,人們比以前更需要具備耐心的美德,並且了解自己未來的時間漫長。
這個基本的例子還提供了幾個啟示:
- 聚焦在金融市場上多幾個百分點的投資報酬比較令人興奮,殊不知,你在職業生涯的前幾十年能存多少錢,遠比投資策略更重要。
- 在前面的例子中,把收入的儲蓄率從12%增加到15%,對於最終餘額的效果,幾乎等同於每年提高1%的投資績效。20%的儲蓄率等於每年的市場報酬超過2%。在投資上賺取較高報酬,比存更多錢困難許多;你能掌控儲蓄率,但卻無人能掌控市場的變化。
- 把複利拆成不同的時間區間,足以說明堅持長期儲蓄和投資計畫的力量。每次市場的波動似乎都可能使你賺錢或虧損;事實上,提高儲蓄率的簡單動作,長期下來能為財富帶來巨大的影響。
- 一份研究發現,能夠成功地退休,有近四分之三可以歸因於個人的儲蓄比率,其餘才是投資標的及資產配置的選擇。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儲蓄比投資更重要。
如果你不存錢,你是不是巴菲特第二,就不是重點。錢才會生錢,儲蓄永遠在投資之前。
太晚才開始存退休金,到底該怎麼辦?「最好開始儲蓄的時間是 10 年前,第二好的時間是今天!」繼續看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