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樂活
  • 樂活人物
    • 名人理財心法
    • 精彩第二人生
  • 聰明理財
    • 省錢新知
    • 理財第一步
    • 簡單投資術
    • 退休規劃
  • 補助好康
    • 政府補助資源
    • 樂齡生活好康
  • 樂活影音
    • 樂齡學堂
    • 輕鬆養生
  • 自在老後
    • 安寧善終
    • 人際關係
    • 樂齡健康
  • 樂享生活
    • 法律與生活
    • 開運撇步
    • 旅遊好去處
#熱門搜尋
健保費繳多少   0050分割   PUA   退稅補助
今日熱門
制伏糖尿病,腿力穩健變年輕!78歲退休醫師林經甫:與病共處、優雅老化的秘訣
制伏糖尿病,腿力穩健變年輕!78歲退休醫師林經甫:與病共處、優雅老化的秘訣
她得乳癌住院6天自費10多萬、保險賠406萬!達人曝3啟示:錯一步差300萬救命金
她得乳癌住院6天自費10多萬、保險賠406萬!達人曝3啟示:錯一步差300萬救命金
老公走了,驚覺房產竟要分他的兄弟姐妹!專家揭解套方法,善用夫妻間3種贈與免稅
老公走了,驚覺房產竟要分他的兄弟姐妹!專家揭解套方法,善用夫妻間3種贈與免稅
快來追蹤我們
樂活人物
名人理財心法
精彩第二人生
聰明理財
省錢新知
理財第一步
簡單投資術
退休規劃
補助好康
政府補助資源
樂齡生活好康
樂活影音
樂齡學堂
輕鬆養生
自在老後
安寧善終
人際關係
樂齡健康
樂享生活
法律與生活
開運撇步
旅遊好去處
今日熱門
端午節發錢!端午禮金最高1萬元,誰能領?何時入帳?各縣市金額福利一次看
端午節發錢!端午禮金最高1萬元,誰能領?何時入帳?各縣市金額福利一次看
她得乳癌住院6天自費10多萬、保險賠406萬!達人曝3啟示:錯一步差300萬救命金
她得乳癌住院6天自費10多萬、保險賠406萬!達人曝3啟示:錯一步差300萬救命金
老公走了,驚覺房產竟要分他的兄弟姐妹!專家揭解套方法,善用夫妻間3種贈與免稅
老公走了,驚覺房產竟要分他的兄弟姐妹!專家揭解套方法,善用夫妻間3種贈與免稅
首頁 > 自在老後 > 安寧善終 > 「請讓我走吧!」醫師:從24小時鼻胃管與冰冷機器聲中解脫⋯斷食善終的5個作法
自在老後
> 安寧善終 > 自主安寧善終 > 「請讓我走吧!」醫師:從24小時鼻胃管與冰冷機器聲中解脫⋯斷食善終的5個作法

「請讓我走吧!」醫師:從24小時鼻胃管與冰冷機器聲中解脫⋯斷食善終的5個作法

2022-08-22
13,741 人次
「請讓我走吧!」醫師:從24小時鼻胃管與冰冷機器聲中解脫⋯斷食善終的5個作法
畢柳鶯醫師
字級放大

「拔管善終」之思辯



斷食善終出版兩個半月,目前印了五刷4800本。這是國內第一本討論此議題的書,所以得到蠻多的關注和迴響。感覺上,「自主斷食往生的合法性」讀者或聽眾都能接受我的解釋:憲法保障人有接不接受治療的權利,自主不進食的權利也在保障之內,家屬若強迫灌食反而違法。老衰重病者自主拒絕飲食時,家屬能做的是好好陪伴與道別。

2021年七月美國前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Timothy Quill率領團隊出版了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暫譯自主停止飲食)一書,是全世界第一本有關此主題的專書,很高興麥田出版社已經請優秀的醫師著手翻譯,相信對台灣醫界和民眾將有很大的助益。 (編輯推薦:斷食善終/媽媽決定斷食自然死、預辦告別式…她用21天善終實錄教我的最後一課)

斷食善終

目前國內有數十萬人插管臥床,但尚無完善的法規規範他們善終的權益。雖說是法規不完善,主要的原因是醫師對法規的解釋僵化,背景因素是因為怕被告。家屬無法放手是另外一個原因。從人道、倫理、人權的角度來看,我堅信幫助插管臥床病人斷食往生是正當的,是慈悲的。所以有讀者閱讀了我的著作而尋求幫助時,我都義無反顧的伸出援手。

五歲多孫子對於阿祖不在了的解釋是「阿祖去當天使了」。我的願望是讓長期臥床者,脫離這種極端痛苦去當天使或者說神仙,這樣當事人和家屬都可以得到解脫。況且許多照顧者身心俱疲,自己都生病了,許多家庭經濟壓力沈重,景況堪憐。 (編輯推薦:善終是生命最後的禮物,安寧醫師朱為民:走過道謝道歉,可以無憾道愛、道別)

現代醫學使用鼻胃管始於1960年代,本來是為了檢查胃部或解除腸胃道的壓力,後來才運用於餵食。譬如食道癌的病人無法由口進食,可以作胃造口,直接由此灌進營養品。又如腦中風、腦傷或某些手術後暫時無法自行吞嚥的病人,可經由鼻胃管餵食,吞嚥功能復原後再移除。

若病人永遠無法自行進食,譬如嚴重腦幹中風導致吞嚥困難,那麼不建議長期用鼻胃管,應該作胃造口,可以避免許多鼻胃管的副作用。

從下圖可以了解長長的鼻胃管從鼻腔經過咽喉、食道、賁門進入胃,光是固定管子的貼布就讓病人很不舒服(養、紅疹、破皮),更不要談鼻腔、咽喉有多難受。這也是很多病人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想拔掉鼻胃管,而雙手被綁起來的原因。賁門是食道和胃部交接處,因為持續有管子存在,容易造成鬆弛而產生胃食道逆流。鼻胃管本身也是吸入性肺炎的原因之一。病人因為會拔管而被綁起來,我覺得是慘無人道的事情,鼻胃管改為胃造口,是有效的應對方式之一。

鼻胃管改為胃造口
在鼻胃管尚未發明之前,老年、失智、重症的患者進食困難時,照護者會把食物煮爛、弄碎,緩慢、小口的餵食病人,若有復原機會,自然會愈吃愈多,回到正常。若情況持續惡化,越吃越少,最後吃不下也喝不下的時候,人會安詳的往生,這就是所謂的自然死。 (編輯推薦:83歲媽媽斷食自然死教我的一堂課!醫師畢柳鶯:8個現實看我們與善終的距離)

其實許多疾病病情惡化到連進食都困難時,多半身體各項機能也已經嚴重退化了。譬如失智症晚期、小腦萎縮症末期、漸凍人末期、巴金森氏症末期的病人,無法正常進食的時候,通常已經沒有行動能力,日常生活完全依賴他人。若不能吃了就不要吃,是可以壽終正寢的。如今都被插上鼻胃管,平均躺在床上十年(長照機構的統計),這其實是非常違反自然,也不人道的。
 
針對餵食量這個議題,家屬通常被交代每天餵六罐(次)。病人躺了五年、十年還是六罐。高大的男性、瘦小的女性,一樣是六罐。病人躺久了,身體消瘦了,年紀變大了,各方面機能都更衰退了,還是六罐。其實為何每次都餵一罐,也值得商榷。

我建議買奶粉狀營養品用泡的,這樣可以調整每次泡幾湯匙,來改變餵食量。一天吃六次,每次間隔四小時,照顧者連正常的睡眠時間都沒有,病人的腸胃系統也完全沒有休息的時間。我見到好幾個例子,餵食減少到三罐或四罐時,家屬明顯看見病人舒服多了。脹氣、嘔吐、逆流的機會少了,痰也少了。

以下是一位家屬的回饋:「減少餵食後,媽媽的身體狀況看起來舒服很多,不用清痰脹紅臉,浮腫消退了,睡著時間變多了,躁動不安減少了,看起來安詳。」(這位媽媽已經臥床20年)因為病人不會告訴我們他/她餓不餓,也不會告訴我們他/她已經太撐了!假如細心觀察,可能他/她們有表達,是我們沒看懂!
 
有位安養中心護理長跟我反映,有時家屬探視時隨口說了句「怎麼家人看起來更瘦了」,營養師就會提高餵食熱量。這位家屬以為這是關心家人,照護單位為了滿足家屬或怕家屬抱怨,就餵病人更多,反而對病人有害。這是國人對飲食的迷思,以為食物代表愛,殊不知當病人身體無法承受時,食物其實是毒,點滴也可能是毒!所有老衰、末期的病人,若醫護或者家屬拼命勸病人進食甚至灌食、打點滴都是增加病人臨終的痛苦,雖然是以愛為名。

有趣的是,也有家屬看到病人經常嘔吐引起吸入性肺炎,建議安養中心不要餵那麼多,該單位人員卻不接受的。對許多人而言,改變既定習慣是很難的事情。
 
下圖是加護病房、呼吸照護病房常見的景象。病人插了鼻胃管、喉部打洞接了呼吸器,身上有各種管路,身旁有各種機器。房間24小時開著燈,有人員走動,持續不間斷有各種人和機器的聲音。為了急救,在這裡躺幾天,身體可以復原的話,只好忍耐。假如從此就這樣,躺五年、十年,如果我們聽得懂當事人的心聲,相信他/她一定是說:「請讓我走吧!」

加護病房

最近有位老先生在安養中心斷食往生,家屬在他耳邊告訴他:「為了減輕你的痛苦,我們決定慢慢減少餵的食物量,然後你就可以輕鬆的去當天使了。謝謝你,我們愛你。」他的表情安詳。照顧他數年的外籍看護來向他辭行要回家鄉了,他像個孩子般真情的痛哭不已,流了好多淚。看起來似植物人,已經臥床十年的老先生,無法語言溝通,其實還是有意識的啊!
 
我書中提到的陳先生,平常也無法溝通、表達,當家人告訴他斷食往生這個決定的時候,他兩眼看著太太,表情安詳。醫師告訴他這個作法,詢問他意見時,他眼睛眨了兩下,陳太太感動的哭了,也更心安了。
 
我深信久病臥床者,一定很想趕快離苦得樂,去當天使。是我們人類還沒有能力讀懂他們的心意,結果我們說因為病人無法作決策,不知道病人的心願,我們不能替病人作決定,這違反病人自主權利法。我們不能替他作決定,但是卻決定替他繼續管灌、用呼吸器,實在非常矛盾。
 
也有人說這些病人不是末期,不符合安寧緩和條例。一個人已經所有的器官功能都喪失,靠著人工的方式維繫著呼吸、營養,只要停電、機器故障就會走了,何以不是末期?假使照護人累倒了,也躺在那裡沒人知道,病人不也是很快就會死亡。為什麼這不屬於「近期內就會死亡」的末期定義。文字是死的,判讀的人是活的,不是嗎?目前末期的定義是:近期死亡為不可避免之嚴重無法治癒的狀態。「近期死亡」被醫師視為半年內或一年內死亡。實際上,病人何時會死亡是非常難精準判斷的。個人主張所謂「末期」應該著重於病人的生理功能和生活品質非常低落,不可逆,無積極治療可能。
 
 
若有家屬求助於醫師,希望讓長期插管臥床的病人斷食得善終,醫師作法在下一頁告訴你
  • 1
  • 2
標籤: 自主安寧善終 長照 生死話題 斷食
加入LINE好友 追蹤FB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
×

聽健康 Podcast

更多收聽平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1
老公走了,驚覺房產竟要分他的兄弟姐妹!專家揭解套方法,善用夫妻間3種贈與免稅
2
78歲肇事翁昏迷,能找妻兒求償嗎?律師給受害家屬5提醒,即便有些事永遠賠不了
3
進香後的好去處,通霄白沙屯媽祖附近8景點必訪!
4
讓媽祖的庇佑如影隨形!2025年媽祖聯名商品10款推薦
5
她得乳癌住院6天自費10多萬、保險賠406萬!達人曝3啟示:錯一步差300萬救命金
6
股東會紀念品領取地點時間查詢2025攻略!股東紀念品可以代領嗎?零股股東怎麼領?最晚什麼時候買進才領得到?
+看更多
1
78歲肇事翁昏迷,能找妻兒求償嗎?律師給受害家屬5提醒,即便有些事永遠賠不了
2
黃子佼孟耿如離婚為脫產?律師點出1原因根本沒差!這樣做有望討到錢
3
端午補運旺財,命理專家教戰4祕法:自製午時水、備長炭除穢解厄「炭」大錢
4
一開車秒變臉、為小事暴怒?心理師拆解「開車15種行為」暴露的隱藏性格
5
2025年第二個天赦日在5月25日!天赦日是什麼?怎麼拜?從日期到懺悔文/禁忌全攻略
6
端午節發錢!端午禮金最高1萬元,誰能領?何時入帳?各縣市金額福利一次看
+看更多
為提供更多優質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內容
接受並關閉視窗
  • 服務時間
  • 週一~週五
  • 8:30~18:00
  • 客戶服務專線
  • 02-2912-8060
  • 關於早安樂活
  • 關於我們
  • 廣告合作
  • 公益合作
  • 採訪通知
  • 隱私權政策
  • 早安樂活相關
  • 早安健康
  • 早安健康嚴選
  • 早安健康雜誌

早安樂活 版權所有 © 2022 早安樂活 All Rights 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本服務由早安樂活提供。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