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交距離APP重點:範圍2公尺以內、時間2分鐘以上
還不知道了解「臺灣社交距離APP」的人,趕快來認識一下囉!不曉得你是否還記得之前指揮中心曾經推廣的「臺灣社交距離APP」?經過重新改版,只要手機裡裝有這個APP並開啟藍芽,一但你的範圍2公尺以內出現確診者、時間超過2分鐘,就會收到APP傳送過來的通知,讓你可以第一時間對健康狀況提高警覺。
聽起來可以說是比之前的簡訊實聯制方便很多,但還是有不少人對「臺灣社交距離APP」有點陌生、也有些疑問,到底這樣準確度真的高嗎?手機一直開藍芽會不會很耗電呢?確診了要怎麼上傳資料到社交距離APP裡呢?接下來我們整理了9個QA問答,如果剛好也是你的疑問,就跟著我們統整的資料一起了解一下吧! 【用聽的更輕鬆掌握:社交距離APP如何取代實聯制→點我聽最新、最實用的早安健康Podcast】 (編輯推薦:口罩令全解禁!這天起到醫院診所不強制戴口罩!民眾、醫護最新「6大調整」快速看)
Q1:社交距離APP該怎麼使用呢?
首先,如果你從來都還沒有下載過「臺灣社交距離APP」,拿iPhone的人可以到Appstore、Android手機的人則是到GooglePlay商店搜尋並下載。
就算之前已經下載過了,現在也要記得盡快更新。
Q2:社交距離APP要註冊和登入?會記錄我的什麼資料?
這個APP不用註冊、也不用登入資料,只要有下載、打開藍芽功能就可以!由於用戶的APP每隔15分鐘就會生產一個隨機ID,而藍芽訊號就會紀錄你曾經接觸的隨機ID,並且每天比對確診者的資訊,假如發現你有接觸的紀錄,就會發出警告通知提醒你囉!
Q3:如何開啟APP通知?
只要開啟APP後,就能看見下方「接觸通知功能已開啟」的提示。基本上預設就是開啟的狀態,不用特別設定;如果沒有顯示的話,也可以進入設定中的通知,向下尋找「台灣社交APP」並開啟通知即可。
Q4:那會不會造成隱私問題?資料保存多久?
根據指揮中心的說法,一般使用者是沒辦法查到手機裡的隨機ID,資料也不會上傳到雲端,而是會在APP中保留14天,過期後就會自動刪除資料。但要是刪除APP,紀錄也會跟著一併刪除。
Q5:使用社交距離APP必須開啟藍牙,那手機會不會很耗電?可以中途暫時關閉嗎?
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點來看:
- 手機如果長時間啟用藍芽功能,確實會比正常使用稍微耗電一點點,但是通常專家實測來說,多半不會太影響使用,所以還是建議全天開啟,比較能確保APP發揮功效。
- 打開手機設定中的「電池」,就能看到每個APP的耗電程度,經過實測,這個APP不太會出現在耗電量排行的前幾名,可見他耗電程度可能沒有想像的大。
Q6:確診的人要怎麼上傳資料到社交距離APP中?
填寫「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完畢,就會跳出QRcode/自動跳轉至社交距離APP登錄資料。
8月25日的防疫記者會上,衛福部資訊處處長龐一鳴表示社交距離APP再度優化,先前如果沒有衛生單位提供的驗證碼,確診者就無法自行上傳資料,但現在不管是在電腦或手機上填寫「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系統就會自動幫你把隨機碼帶入社交距離APP中,簡化上傳的方式。
【使用電腦填寫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者】
- 進入「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完整填寫個人資料
- 點選「我要上傳隨機碼」,系統便會顯示一個QRcode
- 使用手機相機掃描QRcode,將自動開啟社交距離APP並帶入資料
- 點選「分享」即可完成上傳
【使用手機填寫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者】
- 進入「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完整填寫個人資料
- 點選「我要上傳隨機碼」,系統便會自動開啟社交距離APP並帶入資料
- 點選「分享」即可完成上傳
Q7:確診的人上傳資料到社交距離APP,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使用iPhone系列手機的人,可以使用內建相機的QRcode掃描功能,但王必勝指揮官提醒,部分安卓用戶的手機沒有掃描QRcode的功能,建議到GooglePlay商店安裝「QR掃描儀&條形碼掃描儀(繁體中文)」等掃描用的APP。 (→點此下載)
此外,如果在填寫 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後操作失敗,導致沒辦法自動跳轉到社交距離APP的話,只要重新接受簡訊,就會獲得一組驗證碼,只要在15分鐘內手動上傳到社交距離APP中,一樣能完成上傳作業。
Q8:確診的人沒有主動上傳資料,那這個APP不就沒有用了?
假如確診者沒開藍牙,或根本從來沒裝這個APP,則系統上沒有確診者足跡資料,因此無法顯示APP上無法顯示有人接觸到確診者。
但現階段上傳隨機碼的方法,已從原先需要和衛生局聯絡,改為填完自主回報系統就能輕鬆登錄,只要事先安裝好社交距離APP,就算真的不幸確診,也不需要擔心上傳資料的問題。
Q9:如果真的收到APP警示通知了該怎麼辦?
收到通知後,就代表你曾經和確診者在近距離範圍內,這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疑似症狀就要主動回報,並依指示戴上口罩就醫,也要告知醫師旅遊史、接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