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英國心理學家GuyFielding的說法,每10%至15%的成人就有電話焦慮的症狀,會對來電感到煩躁、不安,其中更有2.5%的人是「電話恐懼症」的程度,僅僅是鈴聲響,都會讓他們出現呼吸急促等生理不適的症狀。有趣的是,他認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有電話恐懼症,所以如果家裡電話響起,家中的女性去接電話的機率更高,但當然這也可能還與其他因素有關。 (編輯推薦:她被家暴離婚,為何每月還得負擔1.2萬元小孩扶養費?律師道破扶養義務的真面目)
根據公視《P#新聞實驗室》街訪調查,發現大家不喜歡講電話的原因百百種,但不外乎就是怕藏不住情緒、怕說錯話等,甚至有時候還得像換個人格一樣拘謹,就連打給餐廳訂位都要先擬草稿才敢安心開口。
來看看這些電話恐懼症的表現,你中了幾項?
- 看到有電話打來就焦慮
- 手機萬年靜音,盡可能逃避來電,也好當作沒注意到
- 就算手機拿在手上,有人來電也不接,寧可等到變成未接來電
- 故意不接電話,再用訊息回:「怎麼了?」、「剛剛沒接到」
- 希望親朋好友沒事別打來,有事也別打來,盡量傳訊息就好
- 盡量選可以線上訂位的餐廳,避開要打電話訂位的餐廳,或者都推給朋友訂位
壞消息、怕尷尬都和電話恐懼症有關?4大常見原因統整
你有想過為什麼自己不愛接電話嗎?日本心理諮商師大野萌子在綜藝節目《我家好宅大公開》中分享,在手機發達的現代社會,由於E-mail、Line等文字通訊的模式增加,讓人們習慣對話時有慢慢思考的空間,但也導致臨機應變能力變差,發生「不敢接電話」的窘境。 (編輯推薦:LINE耗電又佔空間?超簡單步驟一秒清快取,釋放空間還能保留聊天記錄)
原來,「電話恐懼症」也可以說是社交焦慮的一種表現,因為過度擔心自己在別人眼裡的模樣、害怕在公共場合出糗造成對話尷尬,或者是因為以前的經歷,擔心電話接起來就是壞消息或責罵,並且在恐懼症發作時,容易出現胃痙攣、發抖、心跳加快等,嚴重者還可能因為恐慌引發過度換氣的問題,間接讓血流狀況變差,以下根據《原視新聞》報導、台灣知名心理學家程威銓及維基百科的說法,統整了幾個常見的電話恐懼症的成因:
1.過去不好的經歷:如果曾經因為接電話而接收到壞消息,例如被師長責罵、戀人提出分手,又或是家人出意外等,會在遇到來電時,不自覺地去預設「絕對沒有好事」。也正是為了避免讓自己承受不愉快的對話內容,進而開啟拒接電話的保護機制。
2.心思細膩、個性謹慎、怕表現不如預期:除了擔心撥電話可能會打擾到對方,要接起電話前,甚至預設自己有可能出糗,好比說記錯事情、對話接不下去或說錯話,導致他們在通話時必須不斷地包裝自己,久而久之擋不住壓力,讓他們變得從一開始就沒有接電話的打算。
3.認為自己沒有做好準備:這裡指的準備,可能包含軟硬體。有些人會擔心自己設備或心態會影響雙方溝通的清楚度,還得要反覆重講、進一步解釋,更可能產生誤解或尷尬,也擔心自己當下無法給出讓對方滿意的回應,索性避開需要撥接電話的場合。
4.侵犯個人空間:通常是自己一個人正在做某件事情,比如正在看書、正在聽音樂、正在畫畫,盡情做自己的事、享受屬於自己的空間,這時候一通電話打來打斷節奏,等於從個人模式要切換到社交模式,可能因為還沒有準備好面對其他人而感到焦慮煩躁。 (編輯推薦:30K小資族每月拿多少錢投資?專家教631存錢法:不領死薪水他25歲存100萬)
如果有電話焦慮、恐懼症的傾向,我可以怎麼做?
若你是因為電話而感到焦慮的一員,不妨參考心理學家程威銓在他的網站上提出的建議,他認為造成恐懼症的其實不是電話本身,而是你在接起電話前的「小劇場」!下次遇到來電先放寬心,不要一直讓大腦加深「這通電話要威脅、責罵我或佔用時間」等想法。若電話焦慮的程度沒有嚴重到會有生理不適等生活困擾的話,就可以儘量讓自己選擇訊息回復、穩定心情就好。
要注意的是,每次聽到鈴響遠不只煩躁,還會慌亂到換氣過度、頭暈目眩,就可以多多做「腹式呼吸」來緩和緊張的情緒。什麼是腹式呼吸?恩主公醫院網站的衛教資訊有說明,腹式呼吸是一種深長的呼吸方式,能夠讓我們吸入最大量的氧氣,刺激掌管放鬆的副交感神經運作,有效安定我們的心神、改善專注力,甚至用來重啟自律神經也很有幫助。實際操作方法如下:
【「腹式呼吸」步驟】
- 半坐靠在椅背上,一手放胸部、另一手放在腹部
- 用鼻子深吸氣進腹部,讓肚子鼓起、維持挺胸
- 憋氣兩秒後慢慢吐氣,讓腹部自然收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