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紀錄怎麼做?
除了注意現場的溝通細節之外,也建議大家平常要做病情紀錄,也就是紀錄日常生活中,與病情有關的大小事,試以「頭痛」舉例。
- 發作的時間點及發生的頻率:紀錄頭痛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發作?每天發作幾次?每次疼痛時間維持多久?
- 疼痛的程度:每一次疼痛的程度都一樣嗎?疼痛持續多久後,感覺會開始變得更強烈,抑或是趨緩?
- 疼痛的部位:哪裡會痛?哪裡最痛?如果是偏頭痛,就要明確紀錄是頭部的哪個位置。
- 對生活的影響:頭痛是否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像是痛到無法吃飯、行動,或是影響睡眠。這些都要清楚紀錄下來。
- 疼痛感受的描述:刺痛、脹痛或陣痛,還是持續疼痛?
- 是否伴隨其他症狀:例如反胃、噁心、失去平衡感,或是眼睛畏光等等。
- 是否有家族史:身邊的父母、長輩,或是兄弟姐妹有沒有類似狀況?
- 服藥史:以前是否也有類似的頭痛情況?當時有沒有做什麼治療、處理?是否曾經受傷,導致這次頭痛的可能性?
- 日常作息:每天入睡時間、睡眠品質、睡眠時間、近期是否吃到平常較少吃的食物、住家附近是否有施工的狀況,或是工作壓力是否太大,進而導致的頭痛。
以上這些日常生活狀況,包括後續如何處理、服藥之後是否有改善等等,都要一一詳細地紀錄下來,協助醫師瞭解情況。
若醫師已經說明很多次,還是聽不太懂,可以請醫師協助會診衛教護理師或營養師,讓他們用其他方式來講解。
治療過程中,良好的醫病關係是很重要的一環,而這也是需要病患與醫師一起共同創造。
本文摘自《我要活得比過去精彩:解鎖癌友真心話,戰勝心障礙》/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博思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