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是保障善終權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3週年,張曼娟從病主法實施那年,便響應且付諸行動。如果你也想過,有天我們能決定自己可以離開的樣子,一起來看看她告訴大家,關於「生命自主」的這堂課題。
生是定局,但死可以先決定!帶著爸媽一起預立「醫療決定書」
2019年1月,《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確保病患在治療期間能夠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並且不受任何人干預,得以自行抉擇醫療選項、預立醫療決定書避免無效治療。同年8月,張曼娟在臉書分享,當生命出現不可逆的狀況時,不需要急救,更不用等到沒了意識、還得插管維生,不但讓家人難以抉擇,還會浪費不少醫療資源,於是舉家前往醫院簽署了預立醫療決定書。
減輕家人的負擔、不受人工維生的折磨,張曼娟一家人提前為善終作打算,她說:「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生與死。生已成既定事實,那就為死做決定吧。我希望,在到站下車的那一刻,可以清清爽爽的啟程。」 (編輯推薦:前主播張瑞玲癌逝,生前完成遺囑、生前契約和靈骨塔規劃/從容決定自己的告別,臨終筆記怎麼寫?)
從家人的衰老中學習珍惜,活在當下才能不留遺憾
身為家中兩老的照顧者,張曼娟在著作《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裡提到,為了讓罹患失智症的母親能夠記得她的存在,只好一手包辦泡茶、煮飯和餵藥等大小事;面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父親時,她得在發病時多多安撫、叮囑服藥。雖然照料的過程讓她身心俱疲,但也讓她看見老化、衰退的另一面——把握有限的時間。
每一次陪父母到醫院治療、來回進出急診室的經驗,讓她意識到在衰弱和病苦的同時,也不能忘記要珍重「此刻」,唯有活在當下,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過,才能盡全力完成應該做的事,用滿分的力量去愛那些你喜歡的人事物,這樣即便意外比明天先趕到,也不會對人生留下太多捨不得、遺憾。 (編輯推薦:83歲沒做過健檢!陳淑芳的三天哲學:昨天很好、今天開心,明天能張眼活著就好)
「資深單身女郎」接受最真實的自己,不害怕孤身老去
擅於描寫戀愛關係的張曼娟,也曾經談過數段感情,而早期普遍認為女性成家、天經地義,但對於思想前衛的她而言,結不結婚不該是人生的重點,在《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一書中,沒有伴侶的她認為自己會孤身老死,但卻絲毫不覺得害怕,也不覺得這是一件悲傷的事情,反而更在意要如何安排生活,才可以在人生的終點前不會留下太多「來不及」。
年輕時,張曼娟常會把別人的意見、大眾的觀點當成生存目標,隱藏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想法。直到第一本短篇小說出版後,她才發現不能做自己的狀況下,無論你擁有多少東西、爬得多高,都沒辦法感覺到喜樂。於是她開始學著接受真正的自己,正如她步入耳順之年一樣,時刻順從自己的內心,找到更自在的生活方式,讓每一天都能親自掌握,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一如她在臉書的發文所說:「我覺得,既然是這個年紀,應該也要看起來像這個年紀的人。接受老去,是一種誠實和負責的態度。即使是崩壞,也是歲月給我的禮物。」 (編輯推薦:斷食善終/媽媽決定斷食自然死、預辦告別式…她用21天善終實錄教我的最後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