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不是工作的獎賞,是學習如何過生活。
Travel is not reward for working;It’s education for living. –Anthony Bourdain.
上班族平日努力工作,碰上較長假期則出門旅遊,吃喝玩樂,犒賞工作辛勞,為下一波工作充電。
我的人生上半場就是這樣,雖然每次休假總無法真正達到身心舒暢,恢復疲勞的效果,卻還是嚮往。經常是盼了好久終於盼到放假,卻從第一天開始就感受假期即將結束的沮喪,如今回想,那時嚮往的其實不是旅行,而是暫時不需工作的輕鬆。 (編輯推薦:在郵輪旅行遇見想成為的那種大人:愛玩愛笑、有幽默感、70歲兒孫成群保有自己人生)
心理學家說快樂有兩種,一是愉快(pleasure),另一是喜悅(joy);前者和身體感官相關,如吃頓大餐,睡場好覺等;喜悅則是一種令人廢寢忘食,學習成長的心理感受,通常發生於做喜歡做,會做的事,並克服挑戰的過程中。以上兩者缺一不可,但因為性質不同,愉快不能太多,喜悅則多多益善。
一般工作者不快樂的主因不是缺少愉快,因為人們很習慣在周末假期做例如睡懶覺、逛街吃美食等小確幸活動。不快樂大都因為缺少喜悅,例如愛玩樂器的人不練習,愛從事戶外活動的人足不出戶等,理由通常是太累。但調查研究顯示,愈是在假期中勞動身體和心靈,並因此獲得學習成長,感覺愈充實,也愈能達到恢復疲勞效果。
旅行時吃喝玩樂沒問題,因為令人愉快,但要獲得喜悅,就必須跨出熟悉舒適,從事「探險」活動,工作愈忙越累愈是如此。不要貪圖無需勞動筋骨的舒服,也不要只是跟團走馬看花,人生上半場養成探索冒險習性,一旦進入無假可渡的下半場,自然轉變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編輯推薦:帶爸爸玩歐洲一個月!張允曦:用爸爸的速度來旅行,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幸福)
本文摘自《一百則旅行諺語,一百個你該旅行的理由》/田臨斌(老黑)/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