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人節巧克力、聖誕節棒棒糖、萬聖節妖怪糖,還有農曆春節寓意「吃甜甜賺大錢」的各式年糖……逢年過節你我都有很多機會可以吃到糖。但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出版《快樂醫學: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節慶食品吃吃應景沒什麼關係,不過要是平常習慣性用高糖分甜食來使自己振作起來,那可要稍微踩踩剎車囉!
吃甜食讓心情瞬間紓壓?養生名醫:繼續嗜甜如命,5種病會來找麻煩
天天甜食糕餅不離口,嗜甜如命,可能會面臨幾個問題:
- 加速衰老進程。
- 增加慢性病風險。
- 不利於預防動脈硬化。
- 干擾大腦令情緒低落。
- 間接導致睡眠品質不佳。
用高糖分提振精神,一點都不划算
要知道藉由吃甜食所產生的愉悅感既短暫,消失得還很快,接著焦慮、低落、疲憊感襲來,又會讓身體渴求更多糖分,叫人一不小心陷入惡性循環。原本想藉由甜食提振、安撫情緒,長期依賴甜食,卻使情緒波動更大,反而對穩定心神無益。美國做了臨床實驗,為控制病情請病患禁斷甜食半年,發現多數病人的憂鬱症狀獲得改善。
糖分攝取過多,恐怕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以及憂鬱症罹患風險。糖分還會消耗身體裡的維生素B,令發炎指數升高。已經有慢性疲勞的人,若依賴攝取高糖分來提振精神,短暫有精神一下下,之後反而更累,根本問題完全沒有解決。 (編輯推薦:小碟減重法吃出凍齡體態!47歲松嶋菜菜子:日子太正經會疲倦,中年後想活得任性一點)
小孩子才吃甜,成熟大人都愛這一味
都不能吃甜,人生酸甜苦辣豈不少一味?非也非也。何不用更高級的甘味來取代甜膩?我們要擺脫的,是加工食品、精緻糖所引起的生活習慣病和情緒失衡,品嘗甘味的愉悅、快樂,是不需要放棄的。
怎樣能嘗出「甘」?台灣人最會喝高山茶,好茶入口後的回甘,就是一種甘。還有黃豆製品加醬油,會出現一股甘味,這是一種隱藏之味,靜心吃飯的人才能發現。或者是你聽我的話,活得歲數越多、吃飯嚼越多下,米飯、大麥、小米各種穀類你嚼嚼嚼,淡雅的甘甜滋味,你就吃到了,這樣讓唾液跟穀物充分混合,除了飯更好吃,還很能幫助消化。此外,人參、紅棗、枸杞、甘草,以及不另外添加糖的果乾,都能嘗到甘味。我覺得最有意思莫過於「苦盡甘來」,苦瓜、苦茶、苦杏仁,入口苦,後味竟都是甘甜的,最是神奇!
我一個台南出生的朋友,最討厭人家說台南人愛吃甜,他說:「我們那叫甘!」不會做菜的人往鍋裡一股腦加糖,以為這就是台南味,最好是啦,這是死甜,而甘味是活的!我常常在咀嚼他這個說法,慢慢體會中。於是我煮蔬菜湯的時候,會開始注意怎樣下料才好喝,怎樣能嘗到蔬菜的清甜。像是用紅蘿蔔、洋蔥、芹菜煮湯底,味道就非常好。還有就是喝水,好的泉水喝來鮮爽甘甜,特別是你運動過後小口小口品嘗,滋味更是甘美。 (編輯推薦:日公認「越熟越美」代表!47歲篠原涼子,減齡必吃小黃瓜,貪心是生活的保鮮秘訣)
好日子有你一份,苦盡甘來滋味長
很痛苦、很累人台語叫「艱苦」,拆解「艱」這個字,一邊難、一邊很,加起來豈不就是「很難」?「我這人生實在是太難了!」連續劇裡的悲情主角常常會這樣怨嘆。不過不用擔心,苦裡藏甘,正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再難再苦,一旦轉化契機出現,苦也能質變為甘。
轉化的契機有兩種,一種是你啥事都不幹,等著等著,靠時間醞釀,契機就被你等來了。另一種則積極一些,我通常靠這招,用心來轉念,苦盡甘來,能在轉瞬間實現。仔細覺察苦裡的甘,認真關注甘,質變就會加速。
小時候不懂,有糖吃就很快樂。學醫之後,知道吃太多精緻糖很傷身體,所以我常勸身邊的人少吃一些。四十歲後,我開始學著品嘗甘味,尤其那種苦甘苦甘的,最對我的味。知道甘在後頭等著,即便有再多的苦,也都沒什麼可怕的了!甘苦參半的人生,更有味。
繼續看下一頁,醫師給你的快樂任務是它!每天懂得「乾杯」,你也能越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