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房地產成財庫
對我而言,房地產可以將大筆的現金鎖住,而在未來需要現金時,它還可以變現。
台灣未來房地產的走勢會是如何?如果我們回顧過去,可以看到台灣從窮困到富裕國家,不動產價格持續高升,過程雖有景氣循環波動的現象,整體就是持續創新高。這過程,造就了一批台灣富豪和財團。
從居住正義而言,擁有房地產,不應只是人們一生的一個大夢想。但如果是商品的話,就由供需和炒作來決定價錢。台灣的少子化問題,是未來房地產景氣被看空的重要關鍵。不動產同時也是許多人的最愛,也是許多富豪發跡或發跡後喜歡持有的「商品」。
驅動台灣房市上漲的力道是大家相信房子會增值,但是隱藏的機會成本與風險總是不談。房子會增值,當然也會貶值。房屋持有稅、空屋率、人口衰退、經濟變化透露出的訊息,購屋前要深入再深入地思考。
從過去經驗來看,2009年「遺贈稅」從累進稅率最高50%,直接降成單一稅率10%,造成台商海外資金大量回流,大幅炒高不動產價格。 (編輯推薦:買房登記子女名下,必躲不掉贈與稅?專家一招更高明,節稅又增加貸款成數!)
然而,2019年立法通過的《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台商海外資金回流投資實業有「稅務特赦」的效果:「專款專用」但5%可任意使用而25%可投資金融商品;5年內不得投資不動產,8年後投資不動產就完全不設限。這些因素有機會為5年或8年後的不動產價格,再帶來一波榮景。而最近2年,跟著台積電成長的「不動產新貴」也不少。
退休後宜保守,因此如果要用房地產做為退休後的理財工具,最好是確保先有自住的地方,再以還款能力所及的貸款額度,購入第二套房當理財工具。這樣的操作才能攻守皆宜。
如果是以投資為目的,先評估總報酬率,要有5%以上的報酬率才值得下手,否則投資股票或ETF的投資報酬率與變現性,都勝過房地產。
當投資客,就是要賺不動產的「價差」或「房租」。要賺取地產價差,評估的是進場退場時間以及稅負。如果想要出租獲利,每月的管理費用、屋況維護等要特別注意。概略來說,要投資房地產下列項目絕對要理清楚:
- 房地產的地點、地點、地點
- 總價與銀行貸款成數
- 個人還款能力
- 裝修費用
- 每年持有稅:地價稅、房屋稅
- 移轉稅:印花稅、契稅、土地增值稅、所得稅、贈與稅
房地產常在多空論戰。對我而言,就是一個自住的家,就是財庫,有錢才買。不用管增值、貶值或投資效益,也不用去試算,到底是「買比租划算」還是「租比買划算」這種問題。
「以房養老」領每個月的生活費,有哪些限制?繼續看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