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放下,不是放空
必須體認空無的自性,才能不貪求名利、不愛慕奢華、不戀棧權勢。這可說是從「個人體內環保」到「全世界生態環保」的重大工程。
短短二百六十字的《心經》,裡面的「無」字,總共出現二十一次。
「無」,是《心經》裡面出現最多的字。「無」與「空」,看起來都是很抽象的概念;但是,在《心經》中卻有嚴謹的邏輯。必須先覺知「無」,才能理解「空」。但是,在覺知「無」的同時,要好好活在當下,清楚地覺察,也就是安頓自己,身心自在,否則沒有辦法覺知「無」。
《心經》前面提到的「五蘊皆空」是個人修身的觀點,到了「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時,已經提升到宇宙的觀點。「五蘊皆空」在個人修身方面,是說五蘊(色、受、想、行、識)的構成要素,其實並非恆久的存在,變換相對關係之後,所覺知到的狀態就改變了。因此在個人修身的時候,常要提醒自己必須掙脫於五蘊的干擾。
而「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講的是:其實五蘊根本就不是恆常的存有。若是刻意要自己從五蘊中掙脫,也是一種執著。必須放下「從五蘊中掙脫」的念頭,才能真正從煩惱中解脫。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指完全洞察「五蘊」的本質是空,甚至連「五蘊」都沒有了,也就不必花力氣去超脫。
時時保持覺察,積極清空所有不該存在的念頭
用一個很日常生活的案例來比喻:人之所以有執念,是因為沒有看透「五蘊皆空」。若要消除執念,就必須進行排毒,讓不該存在的雜質都淨空。
以現代人養生的觀點來看,有些人沒有留意飲食及運動,卻購買及服用很多各種酵素、益生菌之類的保健食品,幫助自己排毒。無緣無故吃了太多人工合成的非天然食品,反而對身體造成負擔。
如果能夠持續地留意飲食、保持運動習慣,身體自然會排毒,就不需要靠保健食品。既然飲食的材料都從山川大地而來,倘若整體的環境無毒,加上營養均衡、適度運動,身體也就不需要刻意排毒了。
《心經》經文中的「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再次提醒眾生:必須體認空無的自性,才能不貪求名利、不愛慕奢華、不戀棧權勢。時時保持覺察,積極清空所有不該存在的念頭,以及將來終必消失的幻相,才能在第一時間放下所有的執念。
這可以說是從「個人體內環保」到「全世界生態環保」的重大工程。而最起始的初衷,其實是主動地時時保持清楚的覺察,安頓好自己的身心。
安頓身心,是時時刻刻都要給自己的提醒,也是必須不斷學習與精進的課題。而且要用心去覺察,用行動去實踐,用積極的態度,去改變消極的宿命。
問題是:如何一直主動地保持覺察,安頓好自己的身心?
最簡單的方式,是透過不斷地自問自答,確認自己身心安在,這就是真正學習「做自己」的起步。缺乏這種主動保持覺察能力的人,很難真正做自己。
隨時保持高度的覺察,能夠「放下」;而不「放空」
請試著回想過去的經驗中,你是否曾經問過自己:「此刻,我的心,在、或不在?」而你的回答是什麼?
多數的人欠缺這樣的經驗,通常都是被別人提醒地問:「你的心,在、或不在?」而且,當這個問題被提出時,都是處於「人在,心不在」的狀態。
例如:學生上課不專心,眼神呆呆地遙望窗外;或是看似專心低頭玩手機,其實內在是一片空洞茫然。
這時候老師問:「王小明,你的心,在不在?」
可想而知,王小明的回答,完全對應不到「在或不在」的答案,他只會慌張地反問:「蛤?」然後等著被老師罰站或責備。
等王小明長大一點,會問他:「你的心,在不在?」的人,已經不是老師,而是他的情人或是配偶。
通常若是出現這個問題,王小明碰到的狀況往往是「代誌大條了!」(意謂著「事情嚴重了!」)接下來的結果,絕不是罰站或責備而已。如果沒有做好危機處理,勢必面對感情或婚姻瀕臨破裂的慘重局面。
上班族也是一樣。如果經常處於身心不合一的狀況,總是被人看穿他是處於「人在,心不在」,就很難表現正常的工作效率。
輕微的是:開會中恍神,主管講話沒在聽;嚴重的是: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從事這個行業?既不滿意現狀、也不改變現況,只是行屍走肉地過每一天,這樣的人生如何能自在?
真正自在的境界,是空無。是放下,而不是放空。就如同靜坐冥想的練習,專注於當下,卻無比放鬆。
雖然,整部《心經》講的無非就是「自性皆空」的道理,但在「因緣而有」的時候,就要清楚覺察每個當下,並且積極付出行動。當「因緣而無」的盡頭,才能了無遺憾。
擁有的時候,我積極努力;沒有的時候,我接受失去。到了這個境界,「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能夠「放下」;而不「放空」,不僅可以超越自己、也可以度化別人。凡夫,修成菩薩;進而,有一天也能成佛。這是《心經》給讀者的策勉,也是一種溫柔的提醒。
本文摘自《先放手,再放心:我從《心經》學到的人生智慧》/吳若權(作家、主持人)/悅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