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連帶影響百業蕭條,尤其是攸關民生、最貼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的餐飲行業首當其衝,不少餐廳業績慘澹,其中不乏有不堪虧損而倒閉的名店……;最近已有不少人以實際行動支持自己的愛店、經常光顧外帶餐點,希望可以挺過疫情不要倒閉。
疫情之下,相信每個人的心情都不會太好,別忘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多多關心你我身邊的親人朋友,也不要忘了個人保險理財規劃絕不能中斷,「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不論薪水多寡,都應該養成存錢的好習慣、學會聰明理財,一步步遠離月光體質。
存錢+聰明理財 一步步遠離月光體質
你是領薪一族,每到月底就陷入「負儲蓄」甚至入不敷出的窘境?根據人力銀行針對全台上班族進行調查,國內有近5成上班族每個月領有固定薪資,即便是拚命記帳、最後卻一毛錢也存不到;尤有甚者,每個月都入不敷出、根本存不到錢,甚至淪為要借款度日。
如果從各族群階層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肩負養家重責的中壯年族群是其中最需要花錢、也是花錢最多的那一群人,平均每戶家庭消費支出約在新台幣3萬元內,可以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相對而言,單身未婚的小資族綽有餘裕以精打細算、更能精省荷包,足足可以省下1萬元左右,如果有心想要存錢,不啻是一個不錯的立基點。
從現在開始,跟月光族說「掰掰」吧!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先從日常存錢動作做起,關鍵在於還要配合良好的理財好習慣,「有好的開始,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尤其對於講求率性而為的年輕人而言,在消費前往往沒有多加考慮就買單,想花就花、想買就買的用錢態度自然是月光光,也就心慌慌了!
以下小花平台保險顧問特別整理3個年輕人經常誤觸的3個「理財地雷」,提醒你千萬別亂碰:
地雷1、平時不存錢、有多少就花多少
首先,年輕人最容易犯的理財大忌,就是「不存錢,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這裡舉出日本「儲蓄之神」本多靜六的實際案例,他在任職東京帝國大學農科大學(現今的東京大學農學院)副教授時,在日常生活中親身力行自創的「預扣1/4存錢法」。
所謂的「預扣1/4存錢法」,就是每個月領到薪水後,先扣除掉儲蓄的部分,剩下的錢才拿去花費,他以當時1892年時每個月月薪58日圓(相當於今天的22萬元至25萬日圓,折合新台幣53,372元至60,650元),先扣除掉其中1/4的15日圓,拿去存起來,剩下的錢才用作維持全家人生計。
在節儉度日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本多靜六始終堅持初衷僅用為數不多的薪水努力生活,「每天就以芝麻拌飯來解決三餐溫飽的問題,這是基於『想要趕快從貧窮中脫離』信念所做的決定。」
地雷2、錯誤的金錢觀念讓你輸在起跑點
先前小花平台在 《錢意識vs.窮意識 看有錢人與窮人有什麼差別?跟你想的不一樣!》一文中,平舖直述寫明有錢人與窮人之間最大不同的關鍵在於,有錢人獨具有讓人變有錢的「錢意識」,而窮人則沒有:「有錢人與窮人之間的差別往往只是一線之隔,或許是一個想法或是一個觀念,就已決定了你是有錢還是沒錢!」
說到錢,有關於借錢、花錢、存錢及賺錢這4件事,有錢人與窮人潛意識裡的認知就大大不同。
讓人荷包滿滿的「錢意識」:
- 敢借錢,才能激發出賺錢的潛能。
- 每一次花錢,都是一種變相投資。
- 存錢或是投資股票,優先選擇後者。
- 到處都隱藏著商機,看似賠錢、實則賺錢。
讓你口袋空空的「窮意識」:
- 不敢借錢,覺得有負債會讓自己很累。
- 錢是花一分就少一分,能不花就不花。
- 能存一分就多一分,存摺的數字不斷增加。
- 看到哪一家店賺錢,就一窩蜂地想要加盟。
地雷3、喜歡透支未來錢、無存錢觀念
在你的周圍,是抱怨沒錢的人比較多,還是有錢的人比較多?相信應該是抱怨沒錢的人比較多吧!思考一下,為什麼有錢人總是愈來愈有錢?除了上述兩個至為關鍵的因素外,最後這裡要提出一個人人都懂、卻是經常容易誤觸的地雷:「你會沒錢,並不是你不愛錢,最大的原因還是來自於胡亂花錢。」
小編身邊有一個交情還不錯的同事,只要莫名的心情不好,就習慣性地大買特買或是大吃特吃,不一會兒的時間,荷包頓時消風了不少,經常一到月底就喊窮……。有日本理財專家指出,在面對金錢時的態度是放肆或是克制,其中最大的癥結點在於「缺乏整理」,自然對金錢愈來愈沒有真實的感覺,久而久之即便將金錢花在錯誤的地方,也不痛不癢、毫無知覺。
本文經《小花平台保險+》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
作者簡介:小花平台保險+,是一個創新概念的保險資訊服務平台,了解大家對保險又愛又疑慮的複雜情感,致力提供不斷創新求變的多元保險資訊。小花平台相信「為人生做出正確的選擇,無價!」關注保險的那一點點事,就從小花平台開始使用,每天堅持小花一點,那個存放在心裡的夢想就會更近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