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惠英紅,可能不少台灣人第一直覺是在電影《血觀音》中,將「棠夫人」一角詮釋得絲絲入扣的模樣,當年度她更以該片奪下第54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演過無數戲劇作品,惠英紅早就憑精湛演技在兩岸三地影視界有一定地位,或許是演出的角色使然,無形之中她給人一股女強人的氣場,演藝人生看似風光、大有斬獲,其實也曾在深淵裡掙扎過,先前在接受訪問時她揭露了這段不為人知的過去。
3歲開始乞討10年!惠英紅自揭不為人知的童年往事
日前她上女星劉嘉玲的訪談節目《對照記》透露,小時候家境貧寒,從3歲13歲都在香港街頭要飯,讓她懂得察言觀色,也催出了要強的個性,即便成為演員,也仍然有所畏懼,「我不是說一定要當什麼大姐,可是我怕沒有位置,因為位置是一個人的生命和價值。」就算拍戲受傷,也怕自己一旦不行,後面就有人遞補,好強的個性讓她不顧傷痛也要上。
惠英紅挺過人生低潮:那段憂鬱症發作的日子
當年成為香港第一個靠「女打仔」形象登上影后的女演員,努力大半輩子,看似走出一條璀璨大道,然而一切並不如大家想得順遂,這段漫漫長路,惠英紅一個人走得顛簸。
怕窮、怕失去自己的地位,讓她憂鬱症發作,絕跡銀幕多年。惠英紅自稱曾被人罵醜、不會演,甚至一度被迫離開,導致她開始討厭所有人、討厭這世界,把自己鎖在家中不吃不喝長達一個月,把家裡所有鏡子用毛巾遮起來,天天哭、嫌自己垃圾,其實這時候漸漸出現嚴重的憂鬱症傾向,她卻不自知,「那時耳邊有很多聲音…然後真的做了傻事。」
她回憶,當時陷入憂鬱深淵,常會聽到身邊有聲音質疑自己留在這裡幹嘛?更誇張的是,她關起門來,在房裡吃了100多顆安眠藥。所幸及時送醫救回一命,經醫生診斷後她才知道自己得了憂鬱症。努力一段時間,她勇敢面對病情、接受治療,逐漸克服心魔,也懂得找到閒暇時光的嗜好紓解壓力,例如私下喜愛畫水墨畫,並且學會不去在意他人的眼光,惠英紅說:「怕再回到那時候,我要過得好、放鬆自己,才不會回去。」後來的故事就是觀眾們看到的,她宣布復出,演藝之路更上一層樓,風光摘下雙料影后。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救請撥打1995要救救我)
電影情節總是起起伏伏、有起有落,正如惠英紅的人生經歷一般。3歲上街要飯,12歲當起舞女,20歲前踏入電影圈、拿下大獎,40歲吞下安眠藥,從憂鬱的低谷爬出來,57歲摘下金像獎、金馬獎雙料影后…回顧惠英紅的一生,可能比一部戲更戲劇化。正如先前網路廣傳一段她自己所說的話:「我經歷了20歲的風華正茂,30歲的落魄流離,50歲的我,仍能再獲成功,這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60歲,作為女人,我有自信,可以一直優雅老去。」 (編輯推薦:87歲山中獨居30年,喝咖啡、看英文雜誌…洪雪珍:我找到獨立老的典範,原來可以老得不一樣)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憂鬱症怎麼會找上我?
憂鬱症在人生不同年齡、不同階段都可能會爆發,重點在於我們能否了解它。職能治療師謝孟璇在工作上經常接觸到許多憂鬱困擾的女性個案,她先前受訪時就說:「女性還滿常見在經前、產後或更年期伴隨憂鬱,WHO統計顯示,全球女性罹患憂鬱症的人口是男性的2倍,依衛福部資料,台灣女性罹患鬱症的人口是男性的1.8倍。」統計數字的背後,除了荷爾蒙可能造成影響,也可能和背負他人與自己的期待有關,生活無形承載了許多壓力。
不少醫事資訊也會探討好發在50歲左右的憂鬱症,如一篇刊登於衛福部基隆醫院的文章就談到,女性有可能遇到所謂的更年期憂鬱症,因為卵巢機能衰退、內分泌變化,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體力退化、外貌老化、月經週期紊亂、潮紅發熱等更年期症狀,生活品質受影響,研究顯示這個時期的女性容易伴隨有沮喪、焦慮、煩躁及失眠的情形。
衰老本身就是一種心理壓力,再加上50歲後健康狀況不如以往,更加深心理負擔。另外,這個時期也可能出現「人生下一個階段何去何從的疑慮」,該文提到,隨著50歲後、退休年齡將至,兒女長大離家後,人生責任告一段落,會有不知如何安排後半生的疑慮。
不只如此,衛福部台南醫院網站中,高年科衛教資訊裡也有一篇文章談到,憂鬱症的徵兆在更高齡者要更警覺,因為老年除了身體機能下降、慢性病盛行外,生活上也會遭遇變化,例如收入減少、社會地位喪失、生活目標喪失、生活孤立、親友的病痛與死亡、不認老與害怕死亡、行動受限、興趣被迫改變或停止、失去自主與自由等原因,都會讓心情鬱卒。
憂鬱症傾向該如何自覺?我們能怎麼預防中年後憂鬱侵襲?繼續看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