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想要的終點/自己究竟想要迎接什麼樣的臨終
一生中,我們賦予自己的絕大多數都是生存技巧的資訊,但關於人生謝幕的事卻寥寥無幾。隨歲月增長,直到隱隱約約浮現這些想像之後,才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謝幕儀式。
關於葬禮,有人是基於宗教信仰,有人只是因為大家都這樣做而做。現在也有很多處理身後事的方式:樹葬、海葬等等,對逝者追悼和思念,可以隨時隨地而不用睹墓思人。當主角換成自己的時候,又是怎麼想的呢?
思考終活的形式,認真過積存時間的熟齡生活
日本知名作家,以《斷、捨、離》一書廣為人知的山下英子,對於人生結束的儀式,有自己的看法:「就我個人看來,結果多數人還是會選擇以相同的方式來迎接死亡。但為何會是這樣的結果,則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人離開人世之後的葬禮到底有什麼意義。假如是為了自己才辦葬禮的話,或許這場葬禮只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儀式。因為世上再也沒有自己的肉身了。
再說,假使當人還活著的時候,已經見了自己想見的人,轉達了自己想轉達的事情,對於自己的人生都已充分釋懷的話,以我個人的私心來說,有的時候甚至會覺得沒有必要辦葬禮這樣的儀式。」
關鍵在於,應該反問自己,當離開人世之後,理所當然的辦一場葬禮,「真的是自己所期待的結果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期待呢?」。人生在世,老實說實在不太會去思考這類的問題。
然而所謂的「終活」,就是當死亡慢慢靠近自己的同時,仔細看清自己該怎麼活下去的一種作業。
山下英子在書中舉了個例子:「在墓誌銘上,你會想要刻上哪一段文字呢?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釐清自己日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希望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方法吧!」
一個字、一段話,或是一小段英文歌詞,甚至是尊崇的人留給自己的一段難忘的文字,你要不要也找一段可以代表自己的文字呢?
本文摘自《熟齡的100種幸福生活提案》/漂亮家居編輯部/麥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