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工作,但不知做什麼──高齡社的解決策略
許多退休後的熟齡人士雖然覺得自己寶刀未老,卻又不知道可以再做些什麼工作?高齡社便是從如此觀點開始創業,建構企業與退休人士之間的工作媒合平台,將有工作意願及能力的熟齡人士與需要彈性勞動力的企業鏈結在一起。
2000年創業的高齡社,至今已邁入第20個年頭,長期經營熟齡人士工作媒合,2012年時還曾在日本中小企業基礎整備機構主辦的「JapanVentureAwards」中榮獲「高齡者雇用支援特別獎」,也曾入選日本經產省的「人才多元化經營百大企業」。
「高齡社」公司名稱的由來,是取自「高齡『者』」日文發音的諧音(日文中「者」與「社」發音相同),是一家高齡人才派遣公司。目前員工人數僅27人,平均年齡62.5歲,登錄社員人數則有983人(2018年6月28日查詢),平均年齡70.0歲。
告別「產業廢棄物」,再現個人價值
近年來日本社會少子高齡化進展迅速,65歲以上高齡者之總人口占比從2005年的20.2%,2013年攀升為25%,預估到2023年更可能超過30%,2052年高達40%。上述占比攀升意味著勞動力減少、儲蓄率降低、醫療費用增加、年金負擔沉重、財政稅收減少等,社會、經濟、國家財政層面均受到相關影響。
高齡社創辦人上田研二先生1956年高中畢業後就進入東京瓦斯公司服務,一待42年,1998年自東京瓦斯公司董事職位退休。退休後成天待在家裡無事可做,即使一天遛狗5次也還是覺得自己像是「產業廢棄物」。
面對此低潮,上田先生憶起1993年曾聽過當時的內閣總理大臣橋本龍太郎先生演講,演講中提到:「未來會是一個勞動力不足的時代,為彌補勞動力的不足,應該積極開發『女、老、外、機器人(AI)』這4類勞動力」。上田先生因而萌生創業念頭,希望幫助所有跟他一樣退休了但還想繼續工作的人,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幫企業找人手、幫長輩找回存在感
高齡者持續工作有許多好處,有事可做,有地方可去,不會整天待在家裡,也不打亂太太原本的生活節奏。公司是一個不用特別花錢就能獲得歸屬感的場所,只要不勉強自己過於勞累,每週工作3天是可以接受的。另外,退休後又持續工作的人在公司、家裡都會有存在感(受依賴,有人需要自己的感覺,與社會有所接觸),同時也可以有一筆收入,讓老年生活過得更有餘裕。
根據過去的工作經驗,上田先生了解許多企業的業務活動都有淡旺季之分,再加上少子化,人力不足的情形在所多有,若能有穩定、值得信賴又可以彈性因應的派遣勞動力協助完成工作,相信許多企業都願意聘僱。高齡社精準地滿足了熟齡人士對於再度工作的渴望,也為企業填補了旺季的勞動力缺口,解決相關社會課題。
高齡社專門提供熟齡勞動力的仲介派遣服務,儘管創業初期的工作選項只有上田先生以往服務的東京瓦斯公司,但後來也陸續開拓了其他企業客戶。目前高齡社的派遣工作項目從瓦斯業界相關的管線檢修、展示接待、抄錶收費、性能測試、警報器安裝(換裝)等,到非瓦斯業界的家電修理、駕駛助手、大樓管理員、清掃人員、貨品陳列、會計、總務、餐廳服務生、屋頂綠化維護等,類型十分多元。
營造「追求員工滿意度」的良性循環
高齡社公司品牌標誌是由黑、紅、綠色線條形成的倒躺「高」字,其中紅色線條代表「熱情」與「生命力」,綠色線條代表「信賴」與「智力」,黑色線條則代表「熟練」與「經驗」,也隱含著創辦人的經營理念:
- 為高齡者提供工作場所與生活意義
- 秉持人道主義的精神,重視「員工」,更勝於「顧客」、「股東」
- 運用熟齡人士豐富的經驗,以高品質、低成本、靈活的應對能力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 努力營造「智慧、汗水、美德」兼具的企業文化
同時,高齡社也會與需要派遣人員的企業進行面談,掌握業務支援內容及需求,並了解該當企業之所以願意聘僱高齡者的動機。工作勞動型態不一而足,可以兼顧工作與本身生活的平衡,有些工作需要兩人一組分工,也可能每週只工作三天等。因此,有些登錄員工每週工作2∼3天(月收入8∼10萬日圓,約2.24∼2.8萬元新台幣),也有些人每週工作6天(月收入約15萬日圓,約4.2萬元新台幣),甚至有人與高齡社簽訂的契約是1年工作11個月,剩下1個月要出國旅行。
多數企業都追求「顧客滿意程度」,但不同於其他企業,高齡社追求的是「員工滿意程度」。高齡社認為員工是珍貴的資產,唯有員工充滿活力,認真工作,才能獲得客戶企業感謝。只要有感謝,就會有口碑;只要有口碑,就會有更多企業願意委託高齡社仲介派遣勞動力,形成良性循環。對企業來說,不僅可以藉由派遣人力支應繁忙時期龐大的業務量,也能減輕公司內部招募、面試、僱用、保險等負擔。而高齡社的收入來源則是由派遣薪資中抽取一定比例,以維持公司基本運作。
退休後想part time 賺小錢?在唐吉軻德工作的這群熟齡員工,還可以鍛鍊身體肌肉,並且吸引同屬高齡的消費族群到店消費!繼續看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