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校正回歸」這個名詞成為新熱門詞彙,在網路上看到好多人貼美女修圖前、修圖後對比照片,令人莞爾。不過,這個名詞用在全球即將面對的「後資金潮時代」也相當貼切。當資金退潮後,「股價也要校正回歸」,而哪些股票可以繼續當美女呢?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當資金退潮後,才知道誰在裸泳?」意思是,當資金充沛時,什麼股票都會漲,但是當資金退潮時,只有真正有本質的公司才能挺住,混水摸魚的公司無所遁形,股價將面臨大大修正壓力。 (編輯推薦:曾經月薪2萬多,卻能30歲財務自由!變身飆股女王就靠懶人投資5大心法)
聯準會何時行動?會不會提早?
2020年新冠肺炎讓全球央行快速降息與加碼QE,如今已經快到收縮資金的時候了。首先是加拿大、英國,已經表示要開始縮減購債規模,接下來市場關注的是美國聯準會與歐洲央行的行動。當這二個央行也開始減少每月購債規模時,就是資金開始退潮時。
最近因為美國通膨率快速攀升,使得縮減購債規模成為熱門議題。在4月聯準會會議中有委員認為,在下次會議中應該開始討論此議題,由於下次會議時間是6月15、16日,這也將是一個重要觀察點。
原先市場預估,今年貨幣政策不會有太大變化,縮減購債規模(縮減央行資產負債表,簡稱縮表)會自2022年才開始執行。但如今美國景氣相當熱絡、再加上通膨快速攀升,因此,縮表行動是否會提早至今年第四季,成為影響今年下半年股市的重要變數。
縮表初期,股價震盪非轉空頭
一般預估,如果縮表時間是2022年,則對股市衝擊可能發生在2021年第四季,而若縮表時間提早至2021年第四季,則對股市衝擊時間可能提早到第三季。不管縮表規模大小或是時間何時啟動,這代表貨幣政策大轉彎,對金融市場勢必帶來波動。此對固定收益的債券市場首當其衝,利率攀高牽動債券價格下跌。其次是股票市場震盪,本益比重新評價。
但央行縮表也不一定要負面解讀,通常開始縮表,代表經濟復甦穩健,不用靠貨幣政策急救,股市雖有退潮壓力,仍不至於立刻轉多為空,惟修正幅度大小不知,仍需小心戒備。但若進到升息啟動或升息後期,顯示景氣過熱、通膨升溫,此時則要保守應對,股票應該持續減碼,而公債、高評等債券反而可以開始布局。
三個原則,安穩持股
未來我們將面對的是第一階段縮表,但此仍可讓偽裝美女現形,不可不慎。若想要繼續持有股票,必須掌握以下三個原則。
一,個股EPS,能不能季季成長。
過去台股以電子股為主,但近期傳產股表現也不遑多讓,接下來仍可能呈現類股輪動現象。不需要區分電子或傳產誰當家,應該要問的是,公司每月營收、每季營收能否持續創高,每股EPS能否持續成長。若符合上述條件個股,就可以持續抱穩,若不行,則要淘汰。
二, 股息殖利率高於通膨率。
央行縮表的下一步就是升息,升息代表資金成本升高,若通膨上揚,升息速度更快。因此,選股的另一個原則是,股息殖利率可以打敗利率、打敗通膨率,符合的個股就可以安心持有,股價波動也可相對降低。
目前美國聯準會以2%通膨率為觀察點,因此,股息殖利率以過去三年平均可達到3%到5%以上水準,為優先選擇對象。如果想要投資ETF者,可以挑選「高息低波ETF」,多數可以符合以上條件。
三,融資、融券、當沖都是大忌。
資金收縮代表投機行為風險升高,不適合過度槓桿或短線操作,因此,融資、融券、當沖等行為都是大忌。台股在5月份因為疫情衝擊,造成單日股價大跌1400點,之後就出現融資斷頭、違約交割等事件,許多人還是剛入股市的投資新手,令人不勝唏噓。目前台股當沖比例接近40%,顯示許多投資人偏向短線交易,短線交易看似令人安心,但是每天消耗投資成本與可能產生股價虧損,長期下來,投資成果可能令人失望。
資金收縮就像是海浪退潮,退潮時,浪花越來越小,能留存的是少數珍珠。投資人最好確認,你擁抱的是不是真美女,不要被退潮的浪給沖走了。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本文獲得「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粉絲專頁授權刊載。
作者簡介:林奇芬,現職:Money錢雜誌顧問。經歷:Money錢雜誌社長、Smart智富月刊社長、總編輯、衛視中文台財經節目製作人、公共電視新聞部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