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賺2%,贏回你的20%
區間操作的意義是某些個股下有支撐、上有壓力,它們的股價常常會在某段區間上下震盪,只要在支撐的價位買進、在壓力的價位賣出,就可以獲取報酬。這種區間操作的觀念除了被新聞、分析師提及,也不斷在臉書社團中出現,造成許多人以為區間操作很容易。
事實上,區間操作未必如你想像中那麼美好,反倒害你養成不少壞習慣。接下來會用實際案例說明區間操作的3個盲點,修正一些投資人的錯誤觀念,之後才能穩抱好股常保平安,未來更不會錯過賺到20%的機會。
仁寶(2324)(按:筆記型電腦、手機代工大廠,全球第一大筆記型電腦製造商)就是常聽到投資人要區間操作的其中一檔(見圖表4-4);很多人說18元買、19元賣,每股可賺1元,大概是5.5%(1÷18)左右的報酬率。經過統計之後發現,在近一年當中你只會出現2次買點、2次賣出點,如此共賺到2元價差,獲利11%。
理想中的操作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因心理因素作祟會如何?
實際上,仁寶在2019年8月時出現第一次機會(跌到18元),吸引你進場,但股價先是續跌至17.5元,接著才逐步回升到18元,再漲到18.5元。當你暗自開心的時候,結果股價猝不及防的再次跌到18元以下,你心中不禁閃過「早知道18.5元就先賣一波」的念頭。
還好還好,這次運氣不錯,股價沒有跌太久,不到一個月就突然往上彈到19元(11月)。所以依照「別人跟我說的」,你在19元賣出,持有時間為3個月,獲利5.5%。
接著因為新冠疫情,第二次買進仁寶的機會出現在2020年1月。但凶猛的病毒就不一樣了,全球股市急殺,仁寶的股價也一路狂跌至15.25元才停止,還好在3月底就彈升回18元,再花了1個月回到19元,你再次獲利賣出,這次一樣持有時間為3個月,獲利5.5%。兩次結果加起來,共獲利11%。
雖然實際結果和理想中的一樣,不過過程可是完全不同。相信你如果心中抱持著短期賺價差的心態,面對疫情的利空新聞不斷衝擊,這3個月對你來說應該相當煎熬。
區間操作: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
從仁寶(2324)的例子來說,實務上區間操作的時候,問題往往不少,造成你賺到的通常不會是預想的11%,而是打對折的5.5%而已(見圖表4-5)。
為什麼會這樣?有幾點問題要分析:
1. 操作區間越來越小
當你時常去關注股價,就容易被魔鬼誘惑─看著股價每天漲漲跌跌,你的心也會跟著搖擺不定。結果第一次漲到18.5元、卻又下跌回18元時,「早知道18.5元就先賣一波」的念頭便出現了,所以之後一漲到18.5元,就會立刻想要保住獲利而賣出,導致賺不到後面那一段。
如此三番兩次之下,結果就是操作區間越來越小、獲利空間越來越壓縮,理想中的共賺2元價差、獲利11%,直接打對折變成共賺1元(0.5+0.5)價差、獲利5.5%,導致投資越來越賺不到錢,常常小賺就跑、大賠就套牢。
2. 沒有主見,不知所措
如果別人以過去的經驗告訴你,如何選股在什麼位階買賣、如何去操作一檔個股,而你卻常常沒有深入研究,心中也沒有什麼想法,便容易以「別人跟我說的」為行動準則。
這樣一來,你或許三不五時就會心慌意亂,碰到大跌時更是沒有主見、不知所措,就連面對股災,也會不知道要續抱,還是該停損。
3. 判斷越多,錯得越多
最後聊聊「持有時間為3個月,獲利5.5%」的狀況。接下來仁寶近4個月的空窗期,股價都在19元的高檔,完全沒有進場機會。喜歡區間操作的人通常都有一張「豪華」的清單,記錄著滿滿的候選股。
眼看仁寶沒有買進機會,區間操作愛好者勢必會想將資金投入其他個股。但是買入其他個股後,若沒到達賣出點,而仁寶偏偏在這時出現18元的買進訊號,許多投資人會選擇左手認賠賣掉其他股、右手買進仁寶,然後判斷越多、錯得越多,承受著賣出就漲、買進就跌的壓力。
本文摘自《股海老牛最新抱緊股名單,殖利率上看8%》/股海老牛(理財達人)/大是文化
***本文所提之內容僅供參考,不具投資建議,投資前應審慎評估風險,且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