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作者20歲考上公務員、24歲讀MBA、26歲年薪相當於130萬元臺幣,看似風光,但所付出的代價是,一年超過11個月都在出差,每週上班7天、每天平均工作12小時,賺越多人生越不自由,甚至未能見到自己外婆最後一面,讓她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人生,直到不經意間看到「財務自由」這個詞,才猛然清醒自己的生活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現在的她,是擁有超過400萬付費用戶的投資理財學院創始人。
她認為,「財務自由」的重點不是財富,而是透過財富創造被動收入,帶給自己身心自由,而「時間」是比錢更寶貴的稀缺資源,得「抓大放小」用在最值得的事情上。
她認為,「財務自由」的重點不是財富,而是透過財富創造被動收入,帶給自己身心自由,而「時間」是比錢更寶貴的稀缺資源,得「抓大放小」用在最值得的事情上。
「願望清單」魔咒:為何80%的人無法完成目標?
說到願望清單,我們都不陌生。通常,每年的年尾和年初是大家列願望清單最積極的時候。然而,大多數人都無法完成自己立下的目標,這似乎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ofBristol)曾做過一個調研,88%的新年計畫以失敗告終。其他國家也做過類似的研究,結果大同小異。為什麼會這樣?解答這個疑問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臉書(Facebook)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Zuckerberg)的願望清單是怎麼做的。
祖克柏每年都會給自己定下一個挑戰目標,每完成一個目標,他就會在目標後面打一個勾。
我們可以看到,名人的願望也不見得都是那麼遙不可及,反而可實踐性非常強,例如,每天都戴領帶上班、學習中文、每兩週閱讀一本新書等等。
為什麼我們喜歡列願望清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願望清單可以讓壓力變成動力釋放出去,有心理治療的作用。而且好幾個小驚喜相加,其快樂程度遠比一個大驚喜給你帶來的快樂要持久。與此同時,小驚喜對大腦的刺激,可以激勵我們更有鬥志,為下一個願望去努力。
回到我們為什麼無法完成願望清單這個問題,我們發現:很多人的願望清單上會寫「今年閱讀100本書、脫單、脫貧等」。這些願望的實踐難度較大,而且互相無關聯甚至還相互衝突。
例如宅在家裡或者泡在圖書館讀書,就會減少外出社交認識異性的機會,進而影響脫單,完成一個目標都有難度,更別說全部完成了。如果沒有前面一個個小目標達成後的激勵作用,越到後面反而會越沒有動力。
設立願望清單的3個原則與需求
參考祖克柏的願望清單後,接著就是為自己設立一個可執行的願望清單,設立的過程中,通常有3個原則需要考慮:
- 拆解、聚焦:在祖克柏的願望清單中,不管是讀書還是寫程式碼,他會聚焦到每一週、每一天,類似我們前面提到的SMART原則,這樣就會比較具體,提高執行性。
- 設置目標層級:低層級的目標較容易完成,這會激勵你向更高難度的目標邁進。
- 設置獎勵機制:讓目標之間相互關聯:在了解了以上3個原則後,我們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即解析自己的需求──必要、需要和想要。
借用願望清單,幫助你發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作為一個理財教育界的創業者,我經常收到類似這樣的諮詢:我也想靠錢生錢,但是我就是存不下錢怎麼辦?我很想存錢,但看到想要的東西,我就忍不住把錢花光。
其實,想解決這樣的問題,還是要從內心出發──知道如何區分自己的必要、需要和想要,也就知道如何規畫自己的生活了。「必要」,指維持一個人生活的必須要素,沒有這個要素就很難維持生存了;「需要」,指維持基本生活水準的要素;「想要」,是滿足更高生活水準的消費要素。
我們以一日三餐為例,每天吃饅頭、鹹菜,成本低,能維持生存,這屬於必要;如果想稍微吃得營養一點,選擇給自己加個雞腿或者滷蛋,再加一些餐後水果,這就屬於需要;但如果想追求更高的生活水準,出去吃一頓1000元左右的日式料理,這就是想要的消費支出了。
規畫願望清單正是把自己真正的願望寫下來,列個清單,按自己想要的程度進行排序;再給自己制定目標,只要達到一個目標,就可以獎勵自己實現清單上的一個願望。
本文摘自《理財就是理生活》/水湄物語(長投學堂創始人)/大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