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為經濟困難,也不是為了要躲誰,而是不想讓家裡有任何空間有擺放「雜物」的機會,如今Phyllis的家像極了建設公司的樣品屋,要說是當代美術館也不為過,讓人看了耳目一新。不過,為什麼要這麼做?又是如何做到的?如果你正面臨整理家裡的困擾,不妨看看這號神奇人物的故事。 (編輯推薦:家裡太小了?向設計師偷學11個省錢布置小巧思,改造對了小空間瞬間變超大!)
囤積症,是彌補心中缺憾的方式
Phyllis在節目《下班經濟學》分享,小時候父母離異後,她跟著母親從台東搬家,最後落腳台北。媽媽退休後開始熱衷研究風水與中醫,無暇再管家事,導致食物、衣物、書籍、工具等物品幾乎佔滿所有空間;只要打開房門,堆積物猶如土石流般的傾瀉而出,就連浴室也只剩下洗手台的空間可以洗澡。
這樣的「囤積症」似乎有跡可循。回溯到搬家前,Phyllis住在台東外婆家,那是一間寬敞的日式住宅,壁櫥總是塞滿許多雜物,在視覺上讓整體的空間壓縮得很狹窄,或許是母親原生家庭使然;不過,Phyllis猜想可能是媽媽離婚後頓時沒了安全感,所以才不知不覺靠著囤積物品來彌補心中的缺憾。 (編輯推薦:根治囤物習慣要從心出發!整理師:斷捨離除了丟東西,其實是整理你的人生)
買了人生第一間房,驚覺自己快跟母親一樣
後來的情況只有越來越嚴重,公共區域已經塞不下任何東西,甚至連Phyllis的房間都成為下一個被囤積的目標,沒多久連書桌、地板都被塞滿雜物,幾乎沒有活動空間......在這期間家中又遭小偷入侵,嚇得她睡在客廳一個禮拜,最後終於忍無可忍,決定搬到外面租屋。
展開租屋生活的幾年後她買了人生第一間房子,起初興奮地佈置自己的第一個家,買了家具、家電、生活用品等。後來東西越積越多,才驚覺自己「好像要跟媽媽一樣了」。於是,她開始研究整理方法,從最不需要的東西開始丟起,Phyllis認為不必著急,先思考丟了哪些東西會讓自己後悔,再決定要不要斷捨離,並且在這當中慢慢地跟自己的物品溝通,就會了解什麼東西真的需要留在身邊。
物慾降低,房子越換越小
後來,Phyllis發覺自己的物慾越來越低,需要的東西並不多,把第一間房子賣掉後,第二間的擺飾開始減少,櫃體也不多,後來購入一間47坪的預售屋,空間非常寬敞,雜物更少,甚至還可以在家騎腳踏車,但是她發覺自己一個人不需要用這麼大的空間,所以賣掉換房……就這麼換著房子,室內空間縮小到剩16坪,物品更少,每天只需要10分鐘就能打掃完,過年還用不著花力氣大掃除。
對她而言,小房子可以換來更低的房貸,透過整理歸納可以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越來越簡潔的家,與先前和母親同住的房子截然不同。媽媽去世後,Phyllis整理遺物時也悟出道理,她曾受訪表示,整理家人的物品時,不僅是外在的整理,其實也在整理內在個人情緒與創傷,只要釐清誰是該珍惜的人,就能清除不符合當下心境與需求的物品。因此,她只留下1到2件最有意義的物品,其他拍照留念,「丟的是物品,整理的是人生」。
如何改掉囤積壞習慣?Phyllis零雜物3大心法
- 捨棄與留存:判斷該物品看了是否會開心,例如舊情人送的禮物讓你想起不愉快的回憶,或者尾牙抽到不實用讓你笑不出來的獎品,不妨就一次斷乾淨把它丟了吧;如果怕之後會後悔,可以拍照留念。
- 想要與需要:購物時,應先分清楚什麼東西是你真的需要的,從需要的名單先開始買,「想要」清單則可以擺在最後選項中。
- 物歸原位:Phyllis曾受訪表示,媽媽買衣服只要看到喜歡,幾乎都包色,家中就堆積很多從來沒穿過的衣服。所以,如果空間滿載時,確保物品一進一出的原則,買了一樣新的,就把舊的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