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拆橋的,在碰到第二條、第三條河的時候,應該看不到橋。
以投資而言,我是個很理性的人。
打比方說,就算是我的親弟弟或最好朋友,假若他提出一個在我看來穩賠不賺的企劃案要我投資,那麼,我也不會看人情投資。明明覺得不妥,但又勉強投資,最後的下場,除了損失金錢之外,通常還會損傷感情。事業失敗了,而那個人也永遠躲著你。
四十歲之後,我極少投資失敗,就是因為理性評估。
絕不要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而投資
我在台大EMBA時,投資過兩個朋友的創業。目前已經都入袋了。雖然說也沒有賺取什麼暴利,但以機率而言,誠屬難得。因為商學院同班同學,常有因為投資公司意見相左,發生了種種複雜問題,對簿公堂。
我當時並不那麼懂他們的行業,理性判斷的功力沒有現在深。我當時用的方法是看人。
他們並沒有主動要我投資他們,都是我覺得,此人此行在當時看來都行,主動要求投資。
有趣的是,我投資的這兩位,都是苦學出身,從技職學校出來,一路坎坷才念到碩士。而且他們的個性中都有「愛面子」和「很怕讓朋友賠錢沒面子」的性格。
我自己也有這種性格。
當然,現在所有的行業都面臨了很大挑戰,大部分的行業沒幾年就會遇到一次平台轉移,所以,獲利了結也要看時間點,不能夠貪戀。
我從來沒有投資過那些在學業上一帆風順的人。這些人,創業者少,要創業成功更不容易。因為他們選擇多,退路多,不會看臉色,也常常不合時宜,不知民間疾苦。
到上海念EMBA,同學們投來投去,目前為止,我也只投了兩個同學的事業。他們同樣具有「很怕讓朋友賠錢」的性格,當然,這個時候我也比以前更懂得評估行業遠景了。我不會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而投資,因為我不想到最後錢沒有,連朋友都沒有。
「是否能獲取最大利潤,並不是最重要的那個點。」下一頁繼續解析吳淡如的投資經:如果同時符合這些要件,那你得反思「到底為什麼要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