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張哲生】我從小就在西門町一帶長大,四十年了,無論是讀書放學後或是工作返家時,常會行經西門町;根據我自身的觀察與體驗,特地整理出「西門町七大奇景」與大家分享:

一、阿宗麵線站著嚐
雖然阿宗麵線已經有了自己的固定店面,但並沒有桌椅供顧客使用,排隊買麵線的人們依舊需要站在店外的騎樓或行人徒步區上進食。阿宗麵線曾經進駐希爾頓飯店(台北車站對面凱撒飯店的前身)與微風廣場的美食街,但售價比西門町貴5元的定價策略並不受到遊消費者的歡迎,而且用餐的氛圍也比不上西門町的本店,因此這兩家分店沒多久就收掉了。看來阿宗麵線還是要站著吃才有感覺!

二、白鬍仙人町中藏
常在西門町出沒的人,應該有機會親眼見到這位古裝打扮,蓄著白鬍子的老者,白拂塵與紅葫蘆是他隨身攜帶的標準備配。

2009年10月19日晚上在康定路西門國小後門附近直擊「白鬍仙人逛大街」:
三、辣妹老頭在身旁
西門町的行人徒步區裡設置了許多涼椅,常可看到許多年邁的老杯杯坐在上面乘涼、沈思(或許是因為麥當勞等速食店已經不歡迎他們在店內久坐了),而最近這幾年,「援助式的交際活動」風氣正悄悄地在西門町裡蔓延開來,因此在這些老伯的身邊常會出現年輕的辣妹與其交談,彷彿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新世紀版本。

四、萬年大樓壽命長
1964年,有一家百貨公司在西門町盛大開幕,到現在已經營業超過45年了,它就是位於峨眉街、西寧南路口的「萬年商業大樓」。不管西門町裡的建築、景物如何變換更迭,萬年大樓至今依舊屹立不搖,實如其名!
1964年3月1日,位於台北市西寧南路與峨眉街口,當時仍在籌備中的「中華民國國貨館」(就是現在西門町萬年大樓對面的好樂迪KTV大樓):

1965年3月17日,展出國內著名工廠的優良產品的「中華民國國貨館」正式開幕:

1965年的台北市西寧南路,左側前方可以見到甫開幕的中華民國國貨館與其對面的國際戲院(於1970年代改建為萬年商業大樓):(今時同地街景:http://goo.gl/maps/9G8N0)

而位於中華民國國貨館對面的國際戲院,正是萬年商業大樓的前身。
1970年10月,中影出現財務危機,售出位於台北市西門町的國際戲院(萬年商業大樓的前身);之後,國際戲院被拆除,並在同址建造萬年商業大樓,由台北名建築師蔡柏鋒負責打造,1970年破土動工,並於1973年落成。
1973年10月6日,萬年商業大樓正式啟用,內有二百家商店同時開幕營業。(資料來源:1973年10月6日經濟日報第6版)
我在2009年3月28日拍攝的萬年商業大樓:

2009年9月15日拍攝的萬年商業大樓:

西門町的萬年商業大樓,是我從小到大最常去的公共場所,因為晚上回家時總會經過它,有事沒事就會走進去逛一圈;通常我都是直奔四樓,因為那裡有我最感興趣的東西。
萬年大樓的四樓有:
(1) 電玩店

(2) 模型店

(3) 書店和玩具店

五、素描紀錄眾生相
以前在武昌街的來來百貨(2003年結束營業後,現已改為誠品武昌店)與獅子林百貨這兩棟建築之間,聚了許多幫路人素描的街頭畫家的攤位。我小時候也曾受到這些畫家的影響,而立志想成為一位街頭藝術家,不過終究也只是個未能實現的夢想罷了。

坐落於武昌街、昆明街口的來來百貨:(上圖拍攝於2000年,下圖拍攝於2012年,目前B1至4樓為誠品百貨,5至10樓則是國賓飯店經營的amba意舍飯店)。

1979年7月2日拍攝的來來百貨:

六、街頭拉人敲竹槓
在西門町裡的行人徒步區,尤其是漢中街與峨嵋街一帶,常會有一些熟女靜靜站在路旁,在人群中尋找獵物,一旦發現目標,便會立刻靠過去,先用手拍打肩膀,然後開口推銷護膚(治療青春痘)之類的產品,先引起你的興趣然後將你帶到附近的大樓裡(有時候就直接走進一樓服裝店的隔間裡)慫恿你掏出現金或是刷卡買下昂貴的產品,至於有沒有療效我就不清楚了,但為了自身的安全著想,遇到這類的「邂逅」還是敬而遠之比較好。

七、電影街變刺青巷
1935年,日本在台舉辦台灣博覽會,在西門町成立了四家大型豪華劇場,分別是:「台灣劇場」 (戰後改建為中國戲院,現在則成為豪宅建地 ) 、國際館(戰後改建為萬年商業大樓) 、大世界館(戰後改建為大世界戲院,目前已改建為小套房式的住商大樓),以及公會堂(現為中山堂) ,再加上原來的「榮座」(戰後改建為「萬國戲院」,近年又改建為「絕色影城」與加州健身中心)、「芳明館」(現今的華西街一帶)、「新世界館」(戰後改建為「新世界戲院」,亦為中央電影公司所在地,原址目前已改建為商業大樓,但七樓仍作為電影院使用,即今「真善美戲院」)、「世界二館」,共有八家電影院或豪華劇場,環繞在成都路與峨嵋街一帶。

1960年代,中華商場的完工使得西門町與城中地區連成一氣,經濟發展如日中天,在武昌街上先後增建了樂聲、豪華、日新、獅子林、國王、皇后等新戲院;因此,西門町不但成為全國的商業娛樂中心,也因為眾多的電影院在此聚集,尤其光是在武昌街二段上就有多達六、七間的電影院,於是武昌街便成為道道地地的「電影街」了。
1978年元旦的西門町熱鬧景象:(到處都是看電影的人潮)




1980年代懸掛在西門町各電影院外的手繪廣告布幕,是台灣社會生活最原味的真實紀錄。





西門町戲院外的手繪廣告看板: (1988年3月9日拍攝)




四十年前的西門町裡,有著全台北市四分之三以上的電影院,其中又以昆明街與康定路之間的武昌街二段上的戲院密度為最高,道路兩側幾乎都是電影院。如今西門町裡的戲院已經日漸凋零,一家接著一家劃下句點,昔日熱鬧的電影街裡只剩下樂聲、日新、豪華三家戲院,而整個西門町的戲院至今只剩下國賓戲院、新光影城(即昔日獅子林大樓裡的金獅、銀獅、寶獅、雙獅等戲院)、樂聲戲院、日新威秀影城、豪華數位影城、今日秀泰影城、真善美戲院、絕色影城,與中華路上的總統戲院,看電影的人群早已大量往東區及信義商圈移動。
現在「電影街」已不再是西門町的專有名詞,更無法成為西門町的象徵,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位於昔日中國戲院與萬國戲院之間的「刺青巷」(漢中街50巷),也有人將它叫做「紋身街」,短短的一條巷子裡,就開了十幾家幫人刺青的店面,或許這正是位於「艋舺」的西門町的宿命與使命吧!

最後,跟我來朗誦一遍「西門町七大奇景」吧!(有押韻的唷~)
一、阿宗麵線站著嚐
二、白鬍仙人町中藏
三、辣妹老頭在身旁
四、萬年大樓壽命長
五、素描紀錄眾生相
六、街頭拉人敲竹槓
七、電影街變刺青巷
★作者簡介★
張哲生
懷舊文史工作者,著有《飛呀!科學小飛俠》一書;記錄生活的點滴、探討現實的疑惑、拓展生命的深度、致力夢想的實現。
個人網站:哲生原力
臉書專頁:張哲生
部落格: 哲生博客
※本文由張哲生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