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的健康功能:支撐身體、避免肥胖
肌肉不只是構成強健體魄及緊實體型,也是運動及支撐身體不可或缺的要素,肌肉減少會使上述機能衰退,進而喪失自力生活的能力。此外,肌肉還能將分解消化完後的碳水化合物以葡萄糖形式儲存,在運動時作為燃料使用,從而避免碳水化合物成為肥胖的元兇。
目前於哈佛大學針對飲食、遺傳與疾病的關係進行研究的日本醫學博士大西睦子表示,研究指出40歲以後每10年肌肉量會下降8%,70歲後下降速度更快。這種現象原因未明,普遍認為是運動及營養不足所導致。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也指出,肌少症與體內糖分代謝異常有相當大的關聯,因此肌肉量少也可以視為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的因素之一。
定期運動可預防肌少症,達成成功老化
成功老化是指雖然身體老化,但不論身心靈都保持著健康,沒有慢性疾病、能夠自立的生活模式。藉由定期運動來維持能夠自立生活的身體機能,可說是達成成功老化不可缺少的要素。除此之外,根據加拿大及法國的研究,運動還有5大健康好處:
1.降低罹患心臟、血管疾病風險
運動可使血管內皮機能改善,預防動脈硬化、減少壞膽固醇並增加好膽固醇、降低血脂及體脂肪、改善胰島素抗性、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防止血栓的形成進而預防腦血栓及心肌梗塞。
2.提升最大攝氧量
最大攝氧量是指每個人1分鐘所攝取消耗的最大氧氣量,越大代表身體耐力越好。隨著年紀增長,每10年最大攝氧量會減少5~10%,但報告指出,能從事慢跑等耗氧量較高運動的高齡者在訓練後最大攝氧量約提升15%,最大攝氧量較低的高齡者經訓練後最大攝氧量也有增加。
3.改善骨質密度
藉由運動使增加骨頭的負荷,能夠促進骨頭的形成。負荷的大小和進行的速度會影響骨頭的形成,但增加骨頭的負荷也有跌倒及骨折的風險。
4. 增加端粒壽命
染色體末端的端粒每經過一次細胞分裂就會變短,因此端粒也被稱為分裂時鐘,端粒短就等同於壽命短。最近的研究發現,活動身體可能幫助維持端粒的長度,運動的人的端粒比不運動的人的端粒平均長200個核甘酸(核酸基本組成單位),大約年輕10年。
5.增加認知能力
報告指出,運動可以增加高齡者的認知能力。每週進行3次60分鐘的有氧運動,持續6週,可以改善特定的認知能力。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