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陳郁文】黃斑部是人類視覺重要組織,負責95%以上的視力,位在視網膜中心區5.5mm直徑區位置,並具讓人眼固定視線、產生色彩等功能,因含有黃色色素(如玉米黃素、葉黃素)並成斑塊狀,故謂之黃斑。一旦黃斑部受損,視力會下降至0.1,若再惡化成濕性黃斑部病變,甚至可能喪失視力。
根據Framingham Eye Study指出,現在已開發國家中有12%是老年黃斑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產生,但在新產生的失明個案中,有17%是黃斑病變造成。也就是說,老年黃斑部病變造成失明的現象越來越不容忽視。
老年黃斑部病變的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該研究指出,60歲至64歲的人約有3.3%的發生率,65歲至74歲的人約有6.4%的發生率,而75歲至80歲的人則有高達19.7%的發生率。 開業眼科醫師蔡瑞芳解釋,當人類平均壽命越來越長,黃斑部病變對老年人的威脅也越來越明顯,尤其在年過75歲以後,每5個失明者就有1位是肇因於黃斑部病變。
至於黃斑部病變的成因,蔡瑞芳醫師提出吸菸、遠視、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心血管疾病、大量攝取脂肪食物、虹膜顏色較淡、長時間曝曬在陽光或紫外線下者,發病的機率較高,且和遺傳基因有關。
老年人也會因為眼睛黃斑部葉黃素含量下降而產生病變。 三軍總醫院青光眼科主任呂大文醫師說,黃斑部病變可分成出血性和老化性。出血性黃斑部病變是從血管滲透出來,彷彿「眼部淹水」一般,原因如糖尿病,可用藥物治療;老化性則是肇因於細胞死亡,無法恢復。
自我檢測方式
然而可幸的是,隨著黃斑部病變越來越受到醫界重視,各種檢測儀器的發明,黃斑部病變能在早期就被診察出來。
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助理教授孫涵瑛提出一般常用的檢測方式「阿姆斯勒方格紙(Amsler grid)」,可供自我檢查以及病況追蹤。黃斑部病變患者如果直視中央黑點,會發現中央的線條出現扭曲、模糊,甚至出現一團黑影的現象。
呂大文說,黃斑部病變一開始時,會發覺視線正中央有輕微模糊、顏色彩度下降等情形;接下來會發覺中央有黑點,進而視力扭曲,最後造成巨大大黑洞,面積從視力範圍百分之一增加到百分之十不等,最後甚至造成失明。
呂大文和蔡瑞芳皆表示,黃斑部病變是長期抗戰,雖然目前沒有辦法完全治癒,但如果及早治療能減緩惡化速度,因此從年輕就保持良好用眼習慣和注意眼睛營養補充,仍是非常重要的。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