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尿
三軍總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楊松昇表示,人體正常情形下本來就會透過尿液排出些許蛋白質,這些就是「尿蛋白」,早上起床後「第一泡」有時會有泡泡,就是因為夜晚沒喝水,尿蛋白濃度相對高了一點所致。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陳鴻鈞說,有時吃一些食物也會短暫造成泡泡變多的狀況,但都不用擔心。 他指出,如果 泡泡尿的情況變得常見,就要進一步觀察;馬桶先別急著沖水,如果10分鐘後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細小的泡泡,就有可能是蛋白尿,必須就醫檢查。
楊松昇說, 蛋白尿不一定就是腎臟有問題,可能是泌尿道發炎,或是發燒、運動、嚴重情緒變化、冷熱變化大包括天氣與三溫暖、站立時腎靜脈被壓迫、心臟功能不全,原因如果不存在蛋白尿也會跟著消失。如果是腎臟本身相關的原因,才算是腎臟病。
「水高貧倦」
除了泡泡尿外,陳鴻鈞表示還有四個跟腎臟病有關的指標需注意: 水腫:腎功能不佳時影響排尿,水份多留在細胞間,就會造成水腫。 高血壓:腎臟與心臟都是深受血管健康影響的器官,高血壓會讓血管硬化,就會進一步影響腎臟的功能,兩者也互為影響,變成惡性循環。陳鴻鈞說過去都是年紀愈大愈會有高血壓,對於年輕人的高血壓,多半是朝較特殊病因的「續發性高血壓」去判斷,但近年來高血壓發生的年齡有下降的趨勢,年輕人往往就是得到一般人認知的高血壓。另外高血脂也會造成血栓,同樣會影響腎臟。 此外,貧血與感到倦怠,也是可能有腎臟疾病的指標。
延伸閱讀
不花大錢買補品!抗癌美食家教你用木耳養生
不愛喝水?試試多喝麥茶,促進血液循環防腦中風
醫師體驗!每週3分鐘高強度運動,糖尿病風險降低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