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的形成,是皮膚傷口癒合的結果。皮膚由表層至深層,可分為表皮、真皮、皮下脂肪,此三層構造中,真皮層具有許多膠原蛋白(collagen),傷口癒合過程中,纖維母細胞會進行膠原蛋白的新生與破壞,此重組的平衡與疤痕形成有關。若僅有表皮或表淺的真皮層受傷,通常可完全復原,但若真皮層以下受到傷害,就會形成疤痕。
疤痕的分類
依照皮膚病理學與外觀型態,疤痕可分為:表淺性疤痕(superficialscar)、萎縮性疤痕(atrophic scar)、肥厚性疤痕(hypertrophicscar),以及蟹足腫(keloid)。
表淺性疤痕通常只影響表皮與淺層真皮,可能發生皮膚色澤上的變化,即「發炎後色素沉著(或脫失)」,通常隨著時間,在半年之後會逐漸淡化,不需特別治療。會造成外觀與皮膚機能障礙的疤痕,是指下列三種:
萎縮性疤痕:這類型的疤痕是因皮膚修復過程中,膠原蛋白遭受破壞,造成真皮層的塌陷,常見於囊腫型青春痘或水痘痊癒後的病灶,嬰兒血管瘤在消退後,也可能形成萎縮型疤痕。
肥厚性疤痕:此型疤痕,是因傷口癒合過程中,製造過多或移除過少的膠原蛋白所致。因此形成外觀紅色,觸感略堅硬的隆起構造。這型疤痕有可能會隨著時間逐漸縮小,亦可能與萎縮性疤痕並存。某些紅色鼓起的青春痘疤,就是肥厚性疤痕。
蟹足腫:蟹足腫的外觀與成因與肥厚性疤痕相似,甚至無法區別。但肥厚性疤痕只會侷限在原來的受傷部位,且可能會縮小,但蟹足腫則會向四周蔓延,形成猶如「蟹足」狀的病灶,且不會隨著時間變小。有些人手臂上曾在小時候注射卡介苗的位置,在成年後變成向外擴展,呈現紅色的突起疤痕,此即為蟹足腫。
疤痕的處理原則──預防重於治療
皮膚在受傷之後,會進行修復的動作,表面的傷口大約在 1 至 2 週內癒合,但實際上,整個創傷部位,需要半年至 1 年的修復時間才會完成重建。
個人體質與受傷部位也會影響疤痕的程度,通常臉上的傷口較不會有明顯的疤痕,但是前胸部位等皮膚張力較大之處,就比較容易產生顯著的疤痕。
一旦受傷深度達到真皮層,就可能會形成疤痕,因此「預防重於治療」是疤痕處理的最高原則。若已經有創口,則預防感染、適當的縫合與傷口護理,可避免形成明顯的疤痕。在剛受傷時,應以大量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除去創口的異物,並減少附著的菌量,然後以「優碘」消毒(避免已過時的「碘酒」、「雙氧水」、「紅藥水」等消毒方式),並塗抹抗生素軟膏。
較深的傷口可請醫師協助縫合,以促進傷口癒合,防止不規則疤痕的形成,但視受傷部位,須於一定的期間內拆除縫線,否則「蜈蚣狀」縫線疤痕會較明顯。
拆線前,每日換藥觀察傷口,並塗敷適當的抗生素藥膏,可避免傷口感染;拆線後,可使用「美容膠布」,協助傷口兩側皮膚靠攏,減少患部皮膚的張力,以降低疤痕形成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