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脛前疼痛
脛前疼痛泛指小腿內側或前側的發炎症狀,並伴隨著腫脹現象。與多數的運動傷害一 樣,當跑者沒有穿著合適的跑鞋、未進行充分暖身便進行激烈運動,或者運動量過大導致腿部無法負荷,便可能引發脛前疼痛。
◎症狀
患處會感到疼痛並有腫脹感,初期若有適當的休息與伸展,可獲得有效舒緩。如果置之不理,症狀持續惡化之下,可能導致疲勞性骨折。
◎處理方式
立刻休息,並且減少運動量,同時也要持續冰敷,並輔以小腿肌群的伸展運動,以緩解症狀。
4.跟腱炎
跟腱便是一般常聽到的「阿基里斯腱」,它連結腳跟與兩條主要的小腿肌,是人體站立和行走必須使用的主要肌腱。當運動過度時,跟腱在持續緊張下會引發病變。若繼續從事劇烈活動,可能影響日常行走功能,嚴重者更會導致跟腱纖維化,甚至無預警斷裂。
◎症狀
跑步或行走上坡時,發現腳後跟疼痛,便有跟腱炎的可能。活動時若感到後腳筋「啪」的一聲,像是被人打了 一下,跟腱可能已經斷裂。
◎處理方式
感到疼痛時應立即休息,並採「PRICE原則」進行處理,若於症狀初期,經過幾天的休養後應能有效痊癒。待腳跟不再疼痛,可經常性進行適度的伸展活動,維護腳跟健康。
5.足底筋膜炎
你是否曾有這種經驗:早上起床一踏地,腳底便傳來電流般的刺痛感,這可能是足底筋膜炎的初期症狀。腳底承受人體重量,並吸收走路時地面傳來的反作用力,長時間站立、運動、體重過重的人,都是足底筋膜炎的好發族群。
◎症狀
腳底沿著足弓或接近腳後跟處隱隱作痛,好發於需要經常走路、站立或負重的腳。
◎處理方式
足底筋膜炎的恢復期從3個月到1年不等,這段時間應徹底休息,勿勉強跑步,並搭配物理治療,如足底筋膜的伸展、按摩,或穿著量腳特製的專屬鞋墊,皆能有效舒緩疼痛。
6.疲勞性骨折
大部分的跑步傷害皆為過度訓練造成,疲勞性骨折也不例外。跑步距離太遠、頻率過高、時間太長,都會使腿部骨骼過度受壓,出現細微創傷,當骨骼復原速度不及受傷速度,便會造成疲勞性骨折。骨折部位以脛骨(小腿內側)最多,其餘多為腓骨(小腿外側)與蹠骨(前腳掌)。
◎症狀
患處持續疼痛,運動起來更是痛得不得了,甚至會有夜間疼痛的現象。
◎處理方式
患者應充分休息,至少六星期完全不要跑步。恢復運動後也應依照醫師指示,循序漸進增加訓練的份量,中間穿插適當休息,使骨頭有復原的時間, 防止疲勞性骨折再次 復發。
@跑步三原則,遠離運動傷害
看完上述不同種類的運動傷害,跑步時也不用擔心受怕。只要掌握正確的姿勢,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便能降低受傷的機率。《我想開始去跑步:跑步1年級生的13週訓練提案》提出運動的3大規則:適度、連貫性與休息,讓身體承受適量的壓力,從而減輕疼痛或者防止運動傷害的發生。
規則1─適可而止
長期讓身體承受過多壓力,會傷害肌肉和骨骼,折損跑步生命。有些人訂定過於緊湊的健身進度,更是將健康置於水火而不自知。循序漸進增加運動強度,才是訓練的正確觀念。
規則2─維持連貫
有些人平常不運動,到了假日才卯起來跑,導致全身痠痛甚至受傷,等到恢復得差不多了,又再次進行激烈的跑步活動,形成惡性循環。運動應該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培養天天跑步的習慣,即使一天只跑15分鐘也好;這比一周劇烈動一天,更能維持體能。
規則3─充分休息
運動一定會帶來疲勞,但只要有足夠的休息,身體也會在一次一次的鍛鍊中變得更強壯。但過猶不及,一週七天都安排跑步訓練,亦非明智的決定。跑一天休一天,或是穿插其他較和緩的運動,便會發現跑步變得更有效率,也比較不容易受傷。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