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睡眠如何影響壽命
這是來自《睡眠》期刊上的一項大規模研究,科學家分析了超過6萬名參與者的睡眠數據,這些人佩戴了加速度計,記錄一週的睡眠模式。他們發現,規律的作息時間比單純的睡眠時長更能預測健康風險,包括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擁有高度規律睡眠的參與者,死亡風險比作息不規律的人低了20%-48%。
為什麼規律睡眠如此重要
- 生理時鐘:規律的睡眠-清醒週期有助於維持生理時鐘的穩定。這些節律影響到一系列生理過程,包括激素分泌(如皮質醇、褪黑激素)、代謝功能、免疫系統、腫瘤抑制基因等。
- 心血管健康:睡眠不規律會升高血壓、發炎指數、惡化胰島素敏感度。
- 睡眠品質:不規律的作息容易導致睡眠片段化或低品質的睡眠。
研究的局限性
儘管這項研究提供了重要見解,但也伴隨著一些限制:
- 逆因果關係:健康狀況不佳的人,例如失智症患者,可能本身就更難維持規律作息,這樣的健康問題反而可能是造成睡眠不規律的原因。
- 數據時間有限:該研究的睡眠數據僅來自一週的記錄。
- 人群組成偏差:研究參與者主要為年齡較大的白人族群,未必能適用不同年齡、種族的人。
實用建議
每天在同一時間上床和起床,即使是假日也不例外。我們可以保留一點彈性,如果目標是11點,那麼在10:30到11:30這一小時內上床都可以接受。
即使晚上沒睡好,或是不用早起的日子,也在固定時間起床,以免影響隔日生理時鐘。
作者簡介:史考特醫師,本名王思恒。從醫學院時代開始著迷於健身運動。空閒時間不是在運動/烹飪/進食,就是在研究運動/飲食/健康的科學知識,是個健身呆。部落格: Facebook、 史考特醫師的一分鐘健身教室
本文由史考特醫師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