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炒菜用哪些油?記牢5個健康用油撇步烹調不踩雷
建議家中烹調用油可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的植物油為主,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例如橄欖油就是日常用油相對健康的選擇。
只不過除了注意比例,油品還有「發煙點」的問題要考慮。因為烹調過程中超過發煙點時油脂會開始裂變,產生有害的化合物與自由基,與發炎、慢性病息息相關。
因此營養師Ricky也分享,討論「炒菜用什麼油比較健康」不妨從烹飪溫度來判斷,再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為佳。
- 低溫烹飪(涼拌或水炒):初榨橄欖油、亞麻仁油、紫蘇油、核桃油
- 中溫烹飪(普通的煮或中火炒菜):大豆油、葵花籽油、芥花油
- 高溫烹飪(煎、大火炒或油炸):酪梨油、苦茶油、椰子油
另外,衛福部則建議,在家裡做飯,不妨使用含不飽和脂肪含量較高之植物油,以低溫之烹調方式,如涼拌、低溫油水炒,以減少自由基及致癌物質的生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的風險。以下幫大家整理「用油5個好習慣」,在家中也能吃得安心,烹調不踩雷!
- 以清蒸、水煮、川燙、清燉、涼拌等方式為主,減少油炸與爆炒。
- 選擇植物油(如橄欖油、芥花油、大豆油等),避免油溫過高起煙。
- 減少攝取反式脂肪,挑選反式脂肪標示為零的產品。
- 零食與加工食品要節制,特別是油酥餅乾、炸物、糕點類。
- 每日可適量補充天然堅果(如杏仁、核桃、芝麻等)取代高油脂點心。
總結來說看似「天然」不代表無害,挑選烹調用油時,不只是看來路,更要看脂肪結構與使用方式,若正在控制血脂、保養心血管,從廚房用油的選擇開始,就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第一步。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