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好疲勞不一定是乾眼症?正確檢查診斷方式
當自覺眼睛乾澀時,不一定真的是乾眼症,臨床上有數種檢查方式,例如淚液分泌檢查。這是以試紙放置於眼瞼結膜處,5 分鐘後觀察測量試紙因淚液而變色的長度,藉以評估淚液分泌的情況;眼科醫師以裂隙燈檢查,也可以檢視淚液層在眼皮上的高度是否正常,分布在角膜表面的淚液是否均勻,不會短時間即破裂;此外還可檢查眼皮內側瞼板腺的皮脂腺出口是否阻塞。
若瞼板腺開口處血管充血,或有一些黃色黏液、乳白色小顆粒等,表示油脂腺功能異常或開口阻塞,眼科醫師會予以適當處置,以保其通暢與清潔。
乾眼症影響層面其實很廣,因為眼睛乾,常見症狀包括眼睛疲勞、有異物感,部分病人會出現角膜破皮,甚至潰瘍、細菌感染。較為嚴重的話甚至角膜變薄、穿孔。輕重程度不等的病人在眼科門診十分常見,多半症狀繁多且抱怨連連。
乾眼症日常保養有三招!改善眼睛乾澀疲勞
治療方面,醫師通常會根據乾眼症檢查後的輕重程度給予不同的處置。可略分為物理性保養與藥物手術治療兩大類。物理性保養,可參考下列日常保養重點:
- 熱敷眼睛。若經常瞼板腺阻塞,可勤加熱敷眼睛。有時因淚液分泌不平衡,眼角分泌物較多,一覺起來眼睛甚至被黏住,這時可適當清潔去除這些分泌物後,再進行熱敷。
- 常眨眼,幫助油脂管腺暢通。
- 空間太乾燥或直吹冷暖氣,會讓眼睛更不舒服,應避免,同時保持室內或工作區適當濕度。
缺水型乾眼症,人工淚液怎麼選?可以自己買眼藥水嗎?
在藥物治療的部分,若患者有缺水型乾眼,會建議使用人工淚液濕潤眼睛。有些人工淚液含有防腐劑,若需頻繁使用( 例如每天超過4 次),建議選擇無防腐劑的單支包裝,開封後無論用完與否,於24 小時後均不再使用。若人工淚液治療效果不足,亦可使用黏稠性更高的人工淚膠或淚膏,或醫師可能開立其他非人工淚液的藥物。
經醫師診斷為乾眼症,主要處方即為補充人工淚液,建議依照醫囑使用。其他眼藥水若非由醫師開立,不建議隨便點。眼藥水為了能長期保存,成分中可能添加防腐劑,反而會刺激眼睛過敏或產生其他問題,甚至可能造成角膜破損。
即使是人工淚液也不是點愈多愈好。在正常情況下,眼睛分泌的淚水含有一些自我保護成分( 醫學上稱為抗體),人工淚液或眼藥水會沖洗掉這些保護成分,加上有些眼藥水含有防腐劑,所以人工淚液或眼藥水應「當用才用」,不建議當成日常保養品。
除藥物使用外,針對淚水分泌不足的患者,可採取淚小管栓塞術,以手術方式將淚小管暫時或永久性栓塞,減緩淚液經鼻淚管排出的速度,讓淚水能在角膜停留久一點。當角膜已嚴重破皮、疼痛,部分情況可短期配戴治療型隱形眼鏡以減緩症狀。若角膜破皮嚴重、不易癒合,甚至需暫時性將部分上下眼皮縫合,以達到治療效果。
另外尚有自體血清療法。抽取病人自身血液後,分離出血清並做適當處理,製成點眼藥水,因血清內含有表皮生長因子且近似於淚液的成分,能幫助修復受損的角膜。但此類血液製劑藥水不含防腐劑,應冷藏保存,並在一定的有效時間內用完,以避免變質或汙染。
缺油型乾眼症,治療方式大不同
若是油脂分泌異常引起的乾眼症,須針對其病因治療,例如以抗生素抑制眼瞼發炎,另針對油脂腺體功能改善。目前已有儀器可協助瞼板腺功能改善,例如熱脈動治療儀,藉由熱能配合按壓,疏通瞼板腺,讓油脂溶解排出。皮膚美容常用的強脈衝光,也可運用在瞼板功能異常的乾眼症治療上,利用脈衝光產生的熱能,達到改善油脂腺分泌的效果。
總結來說,乾眼症是多因子疾病,缺水與油脂分泌異常為大宗。部分病因可以物理方式改善,如熱敷、眨眼、維持環境適當濕度等。若有症狀建議就醫,請醫師建議治療方向。除日常保養外,必要時須合併使用藥物或手術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本文摘自《好眼力》/ 楊中美(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 黃靜宜(採訪撰稿)/天下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