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乾澀就是乾眼症?其實是眼睛缺油、缺水
覆蓋在角膜外層的淚膜其實包含三種成分,從外而內分別為油脂層、水液層、黏蛋白(Mucin)層。油與水均勻分布在角膜上,才會讓整個淚膜層保持完整。其中,淚水從淚腺分泌,油脂則主要是從眼瞼板的皮脂腺分泌,其重要功能在於減緩淚水的蒸發,使淚水保持穩定。如果缺乏這層油脂,再多水分也難以保持均勻。同時,淚水品質不穩定時,也可能帶來眼表的發炎與組織破壞。
接下來我們討論兩種最常見的乾眼情況:眼睛缺水和油脂異常。
首先,什麼情況眼睛會缺水呢?當淚腺受損或老化,淚水分泌可能不足。臨床上較嚴重的患者可能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 如乾燥症)、淚腺長腫瘤、動過眼部手術,或長期點用眼藥等,使淚腺功能受到破壞。
小辭典:乾燥症
乾燥症是一種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因自身免疫失調導致眼淚分泌減少,容易眼乾,也會因唾液減少容易口乾、鼻黏膜乾燥容易流鼻血、呼吸道乾燥容易乾咳等。
在治療的選擇上,主要以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來壓制免疫反應,例如奎寧就是常用的藥物。但此藥有一項較大的副作用,會對黃斑部附近的感光細胞造成影響,且有累積的效應,因此若長時間用藥,易造成感光細胞不可逆的退化。所以,雖然此藥對免疫疾病效果良好,且全身性副作用很小,使用此藥仍要非常小心。若須服用,建議每年檢查一次視網膜,若服用超過5年,更須小心使用,盡量減低使用劑量較穩妥。
至於油脂異常造成的乾眼症,也有人稱「瞼板腺功能異常」(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MGD)。根據2011 年〈國際瞼板腺功能異常研討會報告書〉定義,瞼板腺異常是一種慢性的瞼板腺阻塞或油脂分泌質量的改變。瞼板腺的功能受到個人老化、荷爾蒙變化影響,也受到外在刺激如眼部用藥、工作型態( 如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眨眼次數太少)等影響。
小辭典:瞼板腺
又稱麥氏腺(Meibomian Glands),是一種存在於眼瞼中的特定腺體,主要功能為分泌油脂於眼睛表面,防止淚液過快蒸發。
眼睛水汪汪或眼睛分泌物多,比較不會得乾眼症?
並非如此。事實上,乾眼症初期患者經常會因為眼睛不舒服、淚腺受刺激,反而容易流眼淚,這是眼睛的一種的代償作用。但臨床上予以測量,整體來說,乾眼症患者的淚水還是不足的。眼睛分泌物較多也不代表沒有乾眼症,例如病人有乾眼症,也有眼瞼炎時,眼角常會有分泌物堆積。應由眼科醫師進行淚液分泌檢查、皮脂腺檢查等才能確認。
乾眼症怎麼檢查、治療?下一頁告訴你日常如何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