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總是發生突然,廖峻近期才向媒體透露身體整體狀況好轉,時隔多年也再次扮演施公拍攝網路節目。經紀人表示,平時廖峻皆按時吃藥、固定回診、維持血壓正常,再度中風原因不明,希望大家幫忙集氣祝福廖峻度過難關。兒子廖錦德得知父親現況也相當著急,目前雖無法及時到場,但已先請姊姊前往醫院照料。他懊惱表示,「他就想過自己的生活,不讓我照顧!」
中風復發不少見!曾經中風的人,有3成在五年內再次中風
中風最怕就是造成失能與後遺症,但更讓人擔憂的是,一旦曾經中風過,再次中風的機率會大幅增高,且中風復發後失能程度還可能加重!根據統計,曾經中風的患者,約有10%會在一年內再次中風,約有17%會在兩年內再次中風,約有30%會在五年內再次中風,而且失能程度都比第一次更嚴重!
國健署宣導,可以透過「腦中風風險評估表」,初步簡易判斷自己是不是再次中風的高危險群。得分3分以上屬於高風險,建議主動諮詢醫師,討論檢查與治療對策;如果得分0~2分尚屬低風險族群,務必維持良好生活型態,並妥善管理三高!
【腦中風風險評估表】
☐年齡65~75歲:1分
☐年齡大於75歲:2分
☐高血壓:1分
☐糖尿病:1分
☐曾發生心肌梗塞:1分
☐其他心血管疾病(除了心房顫動、心肌梗塞):1分
☐周邊動脈疾病:1分
☐抽菸:1分
☐曾發生中風或腦中風:1分
如何避免再次中風?關鍵1:留意三大數值指標
曾有中風病史,絕對不是有治療、有復健就沒事了!要避免中風發生,重點就在於事先了解中風的原因,加以預防。
舉例來說,20%中風患者都有肥胖的問題,而糖尿病長期高血糖,容易造成血管硬化、破裂;高血脂讓血管長期囤積壞膽固醇(LDL),容易造成血管斑塊阻塞、血管狹窄、血流受阻;高血壓長期血壓控制不良,則是大幅提升血管病變的風險,所以幾乎一半的中風與高血壓有關!
因此,控制好慢性病,追蹤血壓、血脂、血糖等危險因子,就相當於是在減少中風的誘發因子。否則三高問題經常沒有任何自覺、症狀也不容易觀察,當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彈性、甚至已經出現動脈硬化或血管病變,可以已經到了中風危險階段!
衛福部提醒,留意以下身體數據,加上定期健康檢查,遵照醫囑服藥控制,才能掌握身體狀況。
- 血壓:血壓應維持低≤120/80mmHg:平時量血壓應掌握「722原則」,連續7天量測、每天早晚量測共2次、每次量2遍取平均值。
- 血糖:空腹血糖標準值為70~99mg/dL,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在7 %以下
- 血脂:總膽固醇<200 mg/dL、三酸甘油脂<15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大於40 mg/dL(男)及50 mg/dL(女)
下一頁繼續看看該如何避免再次中風!原來還有2大關鍵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