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提到減肥經常是大家最頭痛的課題,尤其一再減重失敗甚至復胖總讓人灰心喪志。對此,日本減重名醫藤井崇博以過去協助超過30萬人成功減重的經驗分析,他認為多數人想像中能靠「控糖、斷食、高強度運動」來減肥,但實際執行上卻有錯誤的觀念,看似萬無一失的「少吃多動」也會變成瘦身失敗的導火線!
減肥誤區1:「什麼都不能吃」限制飲食壓力暴增更易胖
過往類似「節食」、「斷糖或不吃澱粉」、「只吃川燙青菜或清燙過水去油」等極端的瘦身方式曾流行一時,主要是以嚴格限制飲食內容達到瘦身效果,然而藤井崇博醫師指出,這種「限制型減肥法」失敗率高達9成,因為長期處於「不得不做」產生高度壓力的狀態,會促使皮質醇這類增加食慾的荷爾蒙大量分泌,除了讓人暴飲暴食,同時也會降低代謝,養成容易復胖的體質。
事實上,完全不吃自己愛吃的東西,反而很難維持繼續減肥的動力,適度放寬飲食規範、適時給予自己獎勵,才是長期瘦身的訣竅。日本福島縣立醫科大學的研究也發現,經常看日本傳統搞笑表演而開懷大笑者,其BMI改善效果更好,可見「保持愉悅心情」也是減肥成功的重要因素,不妨每週為自己安排一次適度享受美食的機會吧!
減肥誤區2:「越吃越少」錯誤斷食瘦不下還讓體重反彈
近年流行的「168間歇性斷食法」強調每天限制能進食的時段,然而對於剛開始減肥、容易餓、非常不習慣空腹感的人來說,刻意跳過早餐或晚餐是一大難關,反而容易變得暴飲暴食,例如趁進食時段大吃炸雞薯條、喝珍奶可樂,這樣沒有限制的吃高油高糖食物,非但無助減重,還導致體重比減肥前更重!
藤井崇博醫師建議減肥初學者,可以先從「每餐八分飽」開始,逐步減少熱量攝取,更容易長期維持。此外,肌肉量流失過多會影響基礎代謝,形成易胖體質,因此蛋白質攝取也很重要,可以幫助維持肌肉量。建議每餐攝取約20至30公克的蛋白質,不用特別精算,只要有意識地把豆腐、雞蛋等食物加入配菜,就能輕鬆吃到比以往更多的蛋白質喔!
運動爆汗助減肥?晚上開燈睡覺?下一頁看看更多你沒注意的「減肥誤區」難怪減到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