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也能「呼吸」保命?美日跨國研究計畫揭秘
你可能聽過魚可以用鰓呼吸、青蛙會用皮膚呼吸,但你有聽過「用屁股呼吸」嗎?這不是什麼怪異都市傳說,而是真實獲得「2024年搞笑諾貝爾生理學獎」的研究。
由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教授武部貴則領銜的美日跨國研究,提出一種從「肛門灌氧」的技術,透過腸道直接補充氧氣給身體,乍聽荒謬,背後蘊藏意想不到的醫療潛力。
由於泥鰍在低氧水域環境時,竟然能用腸道「呼吸」來存活,若借鏡大自然的原理,有呼吸障礙的人類,是不是也可以從肛門灌注含有氧氣的液體,再由直腸將氧氣吸收到血流之中?
以此作為啟發,研究團隊先是以豬隻、實驗鼠等動物研究證實可行性,成功提升血氧濃度,接著2024年更啟動第一階段的人體試驗,未來若能順利投入臨床,有望作為臨時應急的供氧手段,拯救更多寶貴性命。
就在大家驚嘆「屁股也能呼吸」的同時,也出現一個讓人忍不住想知道的問題:如果氧氣能從肛門進入血液,那一直憋著不放的「屁」,是不是也可能被吸進血液和身體裡?
對此,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智在臉書貼文解答,確實有可能,但另外還有多種隱憂你也該知道!
「憋屁」會被吸回血液?氣體滯留可能有這些後果!
放屁是一個健康且必要的生理反應,但出門在外有時總有尷尬、無法解放、必須「憋屁」的場合。對此,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智也在貼文提醒,若經常刻意憋屁、忍屁不放,讓氣體長時間滯留在腸道,可能造成三種後果。
- 脹氣、肚子痛
當氣體堆聚在大腸中,會引起腹部不適、脹氣感,進而逐漸引發疼痛。 - 氣息異味
當屁氣在腸道停留過久、出不去,可能就會被腸壁吸收到血液裡,進入血液循環,經由肝臟與肺部的過濾後,於呼吸打嗝中排放,所以可能轉變成氣息異味,以打嗝方式排出。 - 頭暈、精神不濟
屁中的二氧化碳,若擴散進入到血液之中,會暫時造成血氧量減少,當血氧濃度下降,影響腦部供氧,容易進一步出現頭暈、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有屁就放」更健康,但如果放屁不停怎麼辦?下一頁看看大腸直腸科醫師精心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