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什麼?
肺炎指的是致病原入侵下呼吸道,引起肺部實質發炎的疾病,而最常見的就是細菌性肺炎與病毒性肺炎兩種,但免疫功能較差的長輩、慢性疾病患者除了有更高的機率會感染細菌性肺炎或病毒性肺炎,長期住院治療的情況下,還可能有吸入性肺炎、放射性肺炎等風險。
肺炎症狀有哪些?發燒、嚴重咳嗽就應懷疑是肺炎嗎?
肺炎的相關症狀會根據病因而有所不同,但常見症狀基本上包括發燒、呼吸急促、疲憊、咳嗽和濃痰,其中若因缺氧而導致皮膚呈青紫色、或是呼吸出現胸痛等情形,就要留意是嚴重呼吸困難或肋膜炎等併發症在作祟。
肺炎的症狀1. 發高燒
快速、突然的出現39~40℃的高燒、寒顫與盜汗,是典型的肺炎症狀,只要發燒超過72小時就要小心儘快就醫。
肺炎的症狀2. 呼吸急促
若因為肺炎造成肺泡內存有積液,患者就容易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喘的症狀,需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嘴唇、舌頭發紺,或是四肢是否有杵狀指、水腫等狀況。
肺炎的症狀3. 身體虛弱感到疲憊
馬來西亞班台醫院的衛教文章表示,肺炎通常會讓患者感到疲憊和虛弱,且症狀會持續數週,尤其是老年人或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會有精力耗盡、難以完成吃飯、洗澡等日常活動。
肺炎的症狀4. 咳嗽
當病原剛開始入侵上呼吸道時,肺炎患者還不會開始咳嗽,但等到病原向下影響氣管和支氣管,就會發生咳嗽的症狀。
肺炎的症狀5. 痰
肺炎多半都伴有濃痰的症狀,且和一般感冒的透明、濁白色的痰不同,肺炎患者的痰會因為不同的菌種感染,形成鐵銹色、綠色或黃色、有膿或帶血的痰。
肺炎的致病因子有哪些?細菌、病毒感染途徑與特徵
肺炎的致病因子多以細菌或病毒為主,包括A型流感、新冠病毒、肺炎鏈球菌和黴漿菌等常見致病原,但還是有其他非感染性的原因會造成肺炎,例如空氣汙染、過敏或經過放射性治療,也都有可能導致不同類型的肺炎。
肺炎的原因1. 細菌性肺炎
冬春交替期間,黴漿菌、肺炎鏈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性肺炎的傳染原,而細菌性肺炎也是造成膿胸或肺膿瘍併發症的主因。
肺炎的原因2. 病毒性肺炎
據統計,病毒性肺炎在所有肺炎中佔比達1/3,其中又以A型流感病毒最常見,每年秋冬都是A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旺季,其他常見的病毒性肺炎病原包括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腺病毒等及近年來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
肺炎的原因3. 吸入性肺炎
意識不清、昏迷和吞嚥困難的患者,容易因為飲食、嘔吐物而引發呼吸道阻塞,將帶有細菌的口水吸入肺部,造成發炎,造成吸入性肺炎。
肺炎的原因4. 過敏性肺炎
即過敏性肺炎是一種肺實質的免疫介質發炎性疾病,是吸入細菌、黴菌、阿米巴、動物蛋白等有機塵所引發的肺炎。
肺炎的原因5. 放射性肺炎
當肺部接受放射劑量及放射治療技術,就有機率出現放射性肺炎,常見症狀包括咳嗽、發熱、呼吸困難等自覺症狀,不過比例並不高,僅5~30%左右。
肺炎的原因6. 空氣汙染
空氣污染會增加呼吸系統感染的風險,讓病原體更容易入侵體內。包括肺炎鏈球菌、肺結核、與黴漿菌與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與新型冠狀病毒等,都是常見的肺炎致病原。
肺炎的診斷方式:胸部X光、血液與痰液檢查
肺炎除了用臨床症狀評估外,也可以使用胸部X光檢查、尿液檢查、痰液培養來診斷肺炎,再使用血液檢查的方式,找出潛在的併發症風險,為肺炎患者提供良好的預後照護。
肺炎診斷法1. 胸部X光
胸部X光檢查是診斷肺部病變時最有用的工具!主要作用能輔助診斷肺炎,顯示肺炎的分佈範圍,有利於肺炎病因診斷。
肺炎診斷法2. 尿液檢查
驗尿是診斷肺炎鏈球菌和退伍軍人桿菌肺炎最常見的方式,尿液抗原檢測之敏感性高達78%,不僅檢查快速、簡單,且在病人接受抗生素治療後仍有機會診斷病因。
肺炎診斷法3. 痰液培養
痰液檢查主要是透過顯微鏡觀察痰液中是否有異常細胞,再放進培養皿中確認患者感染的病菌類型,用以診斷肺炎、肺膿瘍、支氣管炎和肺結核等疾病。
肺炎診斷法4. 血液檢查
血液檢查並不是肺炎的主流診斷方式,但因為血液檢體容易取得、操作簡單,能夠提供預後評估的參考,發現其他肺炎併發症的線索,通常會建議需要住院治療的肺炎患者進行血液檢查。
肺炎的健康風險、併發症有哪些
由於肺炎症狀和感冒非常相似,因此很容易發生延誤治療的狀況,很可能會造成肋膜炎、肺膿瘍、心內膜炎等問題,甚至有造成敗血症、呼吸衰竭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肺炎併發症1. 肋膜炎
單純的肺炎基本上很少會有胸痛的症狀,但如果感染影響到肋膜,就可能會引發肋膜炎的併發症,而肋膜炎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痛得前胸貼後背,且在深呼吸時會有劇烈疼痛。
肺炎併發症2. 肺膿瘍
肺膿瘍指的是肺內的局部化膿性感染,一項發表於《臨床醫學月刊》的文章說明,肺膿瘍是吸入性肺炎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特別好發於本身肺部就有結構異常的病患身上。
肺炎併發症3. 感染性心內膜炎
感染性心內膜炎是因為血流遭受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綠膿桿菌等細菌侵入後,導致細菌順著血流影響心臟健康,死亡率高達20~35%。
肺炎併發症4. 呼吸衰竭
嚴重的肺炎很可能在24小時內就會引發呼吸衰竭,因此如果確診肺炎後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淺快費力,奇異式呼吸、呼吸輔助肌呼吸或呼吸節律混亂,口唇紫紺,甚至是窒息等症狀,就要緊急送醫治療,以免造成憾事。
肺炎併發症5. 敗血症
肺炎嚴重併發症之一,就是發炎失控狀態下,發炎因子及病原體隨著血流竄遍全身!根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衛教文章指出,若肺炎沒有妥善處理,可能演變成肺部組織及氣管大面積發炎,甚至導致病原體由血流散出去變成敗血症,其併發症及死亡率就會增加。
一般肺炎多久會好?肺炎的治療方法
通常一般的肺炎約1~2週可痊癒,但嚴重的肺炎,可能需要用藥治療至6~8週,而治療肺炎首重使用抗生素,並建議肺炎患者要多多休息、補充水分和高蛋白飲食,醫師則會依個人症狀搭配祛痰劑和氣管擴張劑改善病情。
肺炎治療方式1. 抗生素
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性肺炎的關鍵,中國醫藥大學的衛教資訊指出,醫師會針對不同病原菌為病人選用適當的抗生素,大多數治療肺炎的抗生素療程約為5~10天之間。
肺炎治療方式2. 祛痰劑、氣管擴張劑
咳不完的痰和咳嗽可說是肺炎患者的頭號敵人,因此治療期間應依醫師指示使用袪痰劑、支氣管擴張劑,使痰液能夠輕鬆排出、降低呼吸困難程度。
肺炎治療方式3. 補充水分
若本身沒有因為腎臟疾病而限制飲水量,建議肺炎患者每天至少要喝到2,000毫升,多補充水份能讓黏稠的痰變稀,較容易咳出。
肺炎治療方式4. 高蛋白飲食
肺炎恢復期推薦採取高蛋白飲食,多吃牛奶、肉類和魚類等蛋白質豐富的食材,能夠加速身體復原,改善患病時的體重減輕及組織耗損。
輕微肺炎如何處理?自我調理與居家用藥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在感染初期只需要多休息、多喝水,並且利用咳嗽、深呼吸和拍痰等方式讓痰液能夠充分排出,維持呼吸道通暢,就有機會自然痊癒,不需要額外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藥物。但豐榮醫院的衛教資訊提醒,當痰液增加、顏色改變、變黏稠,或是發生寒顫或發燒、咳嗽持久未改善、呼吸困難加劇、意識混亂或嗜睡等情形時,應立即就醫治療。
預防肺炎的方法:勤洗手、接種疫苗
肺炎讓人聞風喪膽,但其實預防肺炎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日常生活中做好勤洗手、控制慢性病,改掉吸菸的壞習慣,再搭配疫苗接種,就有機會打造「肺炎不易接近」的健康體質。
預防肺炎方法1. 勤洗手
預防細菌、病毒傳播最重要的就是勤洗手,特別是手部曾接觸口鼻分泌物時(如咳嗽摀嘴巴、擤鼻涕),就要用肥皂清潔,如果能用酒精消毒殺菌的話會更安心。
預防肺炎方法2. 接種疫苗
肺炎鏈球菌和流感病毒是唯二有疫苗的肺炎常見病原,對此衛福部建議符合施打條件的民眾定期接種疫苗,尤其是幼兒和65歲以上長者,提升保護力、避開可能致命的肺炎。
預防肺炎方法3. 控制慢性病
全民健康基金會表示,會不會感染肺炎和抵抗力大有關聯,所以凡是糖尿病、肝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平時就要好好服藥、就醫來控制病情,降低肺炎的威脅。
預防肺炎方法4. 戒菸
吸菸所釋放的自由基,會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對吸菸者來說,戒菸是提升抵抗力、遠離肺炎的不二法門,也能降低罹病後併發重症的機率。
預防肺炎方法5. 維持口腔衛生
飯後刷牙能夠清除牙菌斑與食物殘渣、有效減少吸入性肺炎發生,建議每天在進食後30分鐘與睡前等時段進行刷牙或使用漱口水,預防肺炎找上門。
肺炎會傳染嗎?肺炎會自己好嗎?肺炎的常見問題
每到換季時節,呼吸道傳染疾病就會傾巢而出,近年來新冠肺炎、黴漿菌肺炎及流感病毒併發的肺炎席捲全台,更讓人擔憂肺炎會不會傳染?有沒有辦法不看醫生自己康復?一般住院治療肺炎需要多久的時間?接下來就針對3個肺炎常見的問題一一解答!
Q1:肺炎會傳染嗎?
若肺炎是由感染細菌或病毒所引起的,例如黴漿菌肺炎、新冠肺炎的,就會透過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傳染,但像是吸入性肺炎、過敏性肺炎,或是進行放射治療後產生的放射性肺炎等非病菌引起的肺炎,則不會透過接觸或飛沫傳染他人。
Q2:肺炎會自己好嗎?
免疫功能正常的情況下,即便感染黴漿菌、流感病毒都有機率自行康復,但在《台灣巴金森之友期刊》中提到,當疾病發展成肺炎後,就很難自己痊癒,因此出現肺炎症狀就要趕快就醫,否則嚴重的話很可能會接連引發各項併發症。
Q3:肺炎住院要多久?
臺中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楊文達在衛福部醫療諮詢專區「台灣e院」說明,肺炎患者的住院天數會依病情嚴重度、致病菌種類及對治療的反應而定,通常至少要連續三天以上沒有發燒症狀才能出院;若是感染特殊的致病菌或產生併發症,則需要治療兩週以上。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