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過程中,不少人都會聽到「少吃多動」的建議,因此誤以為運動後不吃東西或吃得少,就能避免體內脂肪繼續增加,同時還能拉高熱量的消耗,但是運動後飲食吃錯了,當心減掉的可能不只是脂肪,還有維持新陳代謝、提高基礎代謝率的珍貴肌肉!究竟運動後飲食怎麼吃才對?可以吃碳水化合物嗎?補充胺基酸有用嗎?找到運動後飲食的正確方法,讓你聰明吃、健康瘦!
信奉「少吃多動」、運動後飲食不敢多吃,當心肌肉大流失!
許多民眾在進行運動後,為了避免攝取過多熱量,運動後飲食會選擇不吃或吃得非常少。尤其是在想要減脂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忽視運動後飲食的營養補充。殊不知,運動不僅消耗了大量的能量,還會對肌肉造成損傷,如果沒有把握時機補充營養,不僅無法促進健康,還可能讓肌肉流失。
這是因為,運動後長時間不進食或補充不當,身體會開始分解肌肉來獲得能量,一旦肌肉量減少,造成基礎代謝率下降,身體每天自動燃燒的熱量減少,反而更難瘦下來。《中國醫訊》刊登文章提醒,運動後飲食的重點在於要盡快攝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最晚也要在運動後2小時內補給營養。

因為運動中消耗掉的能量,主要來自於肌肉中儲存的肝醣,運動後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所含的醣類才能刺激胰島素分泌,使得葡萄糖、胺基酸快速被肌肉細胞吸收,進而促進合成肝醣和蛋白質,避免肌肉被分解。至於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則和運動時間、體重有關。
運動後飲食正確吃法: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攝取量充足
原則上,運動後飲食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攝取量可以簡單計算出來,每運動一個小時,運動後就要補充:碳水化合物1-1.2公克/公斤體重,蛋白質0.2-0.4公克/公斤體重。以一名體重60公斤、已經完成一小時運動的人為例,運動後飲食要包含碳水化合物60-72公克、蛋白質12-24公克。
如果覺得計算太麻煩,《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文章建議,運動後飲食可以估算200-300大卡,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攝取量的比例約為3-4:1,以常見食物為例,約為1根香蕉加上480毫升的微糖豆漿,1個茶葉蛋加上400毫升的果汁,或是直接吃1盒200公克的優格,也可以提供相當的營養。
除了額外準備運動後飲食,如果想要貫徹「少吃多動」,不想增加正餐之外的熱量攝取,《中國醫訊》刊登文章也建議,飯前運動,運動後飲食直接吃正餐,只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攝取量充足,搭配各種顏色的新鮮蔬菜水果,就可以在最佳時機補充均衡充足的營養,又不會額外造成身體的負擔。

運動後飲食再升級:搭配好消化胺基酸,白胺酸功效加速增肌
但是實際上很多人會發現,運動後常常太累沒食慾,沒辦法在短時間內一次吃掉一整個便當,甚至連該吃的蛋白質攝取量都吃不下,再加上蛋白質需要長時間消化,才能消化分解為胺基酸被人體所吸收利用,若想要增肌減脂,運動後飲食到底還可以如何調整,更進一步幫助營養補充到位?
由於胺基酸是蛋白質的最小單位,運動後飲食也可以搭配好消化好吸收的胺基酸。肌肉蛋白質合成所需的胺基酸,包含9種必需胺基酸,特別是白胺酸功效可以啟動肌肉蛋白質合成的過程,運動後飲食直接補充富含白胺酸的食物或營養品,更有助於提升肌肉生長的速度,預防肌肉的分解和流失!
也因為肌肉蛋白質合成需要具備9種必需胺基酸才能啟動,以食物來說,建議選擇能夠提供9種必需胺基酸的優質蛋白質食物,例如豆魚蛋肉等,如果要透過其他方式額外補充胺基酸,也要選擇包含9種必需胺基酸的營養品,並且白胺酸比例充足,對於增肌減脂健康瘦身才能起到最大幫助!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