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 、冬粉成分差在哪?營養素哪個多?
洪泰雄於臉書分享,從原料來看,米粉以稻米製成,天然保留部分蛋白質與礦物質,例如鐵、鎂等微量營養素,整體營養密度略高。
反觀冬粉,常見原料是綠豆澱粉、豌豆澱粉或地瓜澱粉,幾乎不含膳食纖維與蛋白質,屬於純澱粉來源,營養成分相對單一。
洪泰雄指出,儘管兩者都屬於加工食品,但米粉因為保留了部分稻米組成,更接近原型食物;冬粉則是提煉澱粉後再成形,製程較複雜,加工程度相對高。若希望在主食中兼顧一點營養素,米粉會是較佳選擇。
米粉 、冬粉控血糖哪種好?營養專家:這種較穩定
對於血糖控制較為敏感的族群來說,冬粉可能是更穩定的選擇。洪泰雄指出,冬粉的升糖指數(GI)普遍較低,吃下去後不容易讓血糖急升。不過,不同原料的冬粉其升糖指數也不盡相同,建議選購時留意成分標示,避免誤選高加工產品。
相比之下,米粉的 GI 值較高,對血糖反應明顯,若有糖尿病、胰島素阻抗等問題,應斟酌攝取量與頻率。比方說,糖友吃米粉時仍需要透過代換掌握醣類攝取份量,避免影響血糖。
例如1碗米粉、冬粉(30g) = 半碗飯(80g),應計算為2份全榖雜糧類,衛福部臺南醫院建議糖友每餐約吃1~2份的的醣量即可。
專家建議這樣搭配,讓米粉或冬粉都更營養
選擇好米粉、冬粉後,想吃得更健康,從挑選開始就有訣竅。洪泰雄建議,米粉應挑選標示「含全穀」或「少量膳食纖維」的產品;冬粉則可注意是否為單一原料製成、避免含漂白劑或過多添加物。
而不論吃的是米粉還是冬粉,別忘了加入蔬菜補充膳食纖維,如高麗菜、青江菜、木耳等,並搭配蛋白質來源,如豆腐、雞蛋、雞胸肉等,讓餐點中不只有碳水化合物,也飽足感十足。
真正健康的吃法,不只靠選主食決定,而要懂得營養均衡,並控制料理方式與分量,才能吃得更安心、更營養。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