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看耳鳴有6種狀況!耳鳴發作時間點也不同
一般來說,去找中醫看耳鳴,都會在中渚穴、翳風穴位置針炙,這已經是公式化的穴道了;還有耳朵正前方的三個穴道,耳門、聽宮、聽會這三個穴道,分別屬於三焦經、小腸經、膽經,簡稱三小膽。一個耳鳴,可以橫跨至少三條以上的經絡,我們甚至還可以運用中醫理論,把耳鳴作區分。
- 如果是風熱侵襲,那樣子就像是感冒症狀。這是心寄竅於耳的說法。這種風熱侵襲比較常發生在春秋二季。
- 如果是腎精虧損,那樣子就像是無精打采、倦怠乏力。這是腎開竅於耳的說法。這類耳鳴聲多是尖銳聲,像是蟬叫聲,到了晚上,耳鳴更突顯。
- 如果是肝火上擾,那樣子就是嘴苦易怒。這是肝病氣逆耳聾不聰的說法。這類耳鳴聲是大聲的,如同風起雲湧、波濤巨浪。
- 如果是痰火鬱結,那樣子就像痰多胸悶。這是肺之絡會於耳中的說法。這類會有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
- 如果是脾胃虛弱,那樣子就像是胃腸不好,易腹瀉。這是脾之絡脈入耳中的說法。這種耳鳴聲是音調偏高,同時還可配合舌診,舌面顏色常是淡紅色。
你看,耳鳴的人確實會有感冒的症狀,會有無精打采的樣子,會有嘴苦情緒易怒,會有痰多胸悶,會有胃腸不好的樣子。原來不是只是腎經失調會造成耳鳴,其他的心經、肝經、肺經、脾經的失調,亦可引發耳鳴,而中醫典籍很早就已經把耳鳴當作辨症了。
西醫看耳鳴有5大狀況!
接下來,我們不妨把中醫的觀點連結到西醫這一方面。
- 風熱侵襲的耳鳴:一些耳鳴的產生,是先有感冒之後耳鳴才發生。
- 腎精虧損的耳鳴:長期睡不好的人,是耳鳴的好發族群,然後耳鳴發生後,更是寢食難安。
- 肝火上擾的耳鳴:耳鳴的人大致會顯現出二種表現,一種是抑鬱低落,一種則是焦躁不定。這種焦躁不定的耳鳴就像是肝火上擾這一型。
- 痰火鬱結的耳鳴:相對於腎精虧損較多是尖銳耳鳴聲,痰火鬱結的耳鳴比較低沉一些,比如呼呼呼、轟轟轟這些低沉的耳鳴聲。
- 脾胃虛弱的耳鳴:既然是腸胃消化不好,整體顯現的是疲倦虛弱、食慾差。
如果能夠擷取中醫和西醫的優點,那麼治療許多種病症就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點下一頁,教你按1部位讓耳鳴立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