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負債:聽不清說話聲
老年性重聽是國人聽覺障礙的主要成因。調查發現,65至75歲人口中估計約25%有聽覺障礙,而75歲以上者更有40%受此所苦。伊藤裕分析,通常會從「聽不見高頻聲音」開始,這類問題約在50歲左右逐漸浮現,比如習慣性地把電話音量和電視音量調大聲、在吵雜環境中難以聽清他人說話,都是聽力負債的警訊。 (編輯推薦:30歲女驚覺中重度聽損!一招「搓手指」就能檢查聽力問題)
千萬別認為聽力變弱後只要別把音量開大聲就好!研究發現,聽力退化是導致失智症的最大風險因素,因為生活中人際互動默默減少,人開始變沉默寡言、有社交孤立的現象,這些都會減少對大腦與神經的刺激。伊藤裕建議,若發現聽力問題應及早使用助聽器,減緩聽力退化,避免老化負債進一步擴大。不妨把目標放在「80歲時還能聽見約30分貝(接近耳語聲)的音量」吧!
大腦負債:固執易怒、聽不進他人建言
家中長輩開始常常為了小事生氣、一言不合就暴怒?其實容易動怒、不願傾聽他人意見,也是一種「大腦負債」的表現,反映出腦部能力下降的警訊。相關症狀可能包含:
- 理解他人話語的能力減退
- 變得固執,無法彈性地接受他人意見
- 只顧著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對話中頻頻打斷對方
- 重複講述一樣的話題,常被身邊的人提醒「這個故事你已經講過了!」
- 夫妻之間爭吵次數明顯增加
當事人往往很難自己察覺這些徵兆,伊藤裕建議的方法是「試著努力稱讚他人」吧!原來,為了要稱讚他人,自己會需要先仔細觀察對方的行為與優點,而被稱讚的一方也會感到愉悅,使談話變得更為融洽,優點多多。
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則建議,年紀越大越要記得盡量嘗試新事物,幫助鍛鍊大腦額葉,預防腦部退化導致難以控制情緒。鍛鍊方法也很簡單,像是拓展各種新興趣,就連去吃吃看沒吃過的餐廳、刻意改變回家路線等日常小事,也都是挑戰新鮮事物的一環喔!
參考資料:
- 請依序輸入參考來源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