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液、抗菌香皂、消毒濕紙巾,買回家堆滿洗手台;外出餐前也不忘拿酒精狂噴雙手,手一髒,就趕快跑去洗。
但我要講的是要注意的一個事情 : 其實,這些標榜「抗菌」的產品,有些裡面藏著一個看不見的健康風險——三氯沙(或三氯生、Triclosan、TCS)。
天天用抗菌,會不會反而害了自己?
三氯沙是個老成分,從很久以前,它就被加到我們熟悉的洗手液、肥皂、牙膏,甚至衣物洗滌劑、防臭襪這類產品裡,幫助殺菌。還有一個叫三氯卡班(Triclocarban, TCC),跟三氯沙是「好兄弟」,也是不少抗菌產品的固定班底。
可以在網路上查到,在八年前有相當多關於這個成分的新聞,那時候還有一些爭議。但是,這兩個成分,近幾年來科學家們繼續大力研究,其中一篇發表於2022年重量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深入研究顯示,三氯沙進入腸道後,不但沒有認真幫你殺菌,反而會和你腸裡的細菌「合作」,把它變成毒性更強的物質,刺激腸道發炎。
長期下來,腸道一直反覆發炎,不只是讓人腸胃不舒服,還可能進一步提高大腸癌的風險。
早一點的動物實驗也證實,把三氯沙加入小鼠的飼料,小鼠腸道發炎,甚至長出腫瘤;反過來,如果把腸道細菌清掉,再給三氯沙,腸道卻平安無事。
三氯沙的問題,不是它自己有多毒,而是它進腸道後,會跟我們的腸道細菌聯手「作怪」,把毒性放大。
想抗菌不一定要買抗菌洗手液!下一頁醫師教學「這2樣」最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