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護眼重點:預防糖尿病,避免傷害血管
根據調查統計,台灣約1/10的成人都是糖尿病患者,更有約22萬人未察覺自己已罹患糖尿病,長期血糖過高會對血管造成傷害,特別是視網膜微血管受損時,可能引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失去視力,這也是全世界失明最主要原因。此外,若發生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同樣也會導致視線模糊、視力障礙。
因此,及早控制血糖非常重要,若空腹血糖超過100 mg/dL,即便未達糖尿病診斷標準,也應諮詢醫師、儘速調整。平賀廣貴博士建議,透過適當的飲食管理,平時三餐充分攝取蛋白質,可以有效降低飯後血糖飆升,減少因為血糖高峰值產生對血管的劇烈傷害,針對一天菜單,他提供以下飲食建議:
- 早餐:蔬菜、黑咖啡、麵包搭配奶油與起司
- 午餐:蔬菜、雞胸肉、三角飯糰(有時不吃)
- 零食:無調味綜合堅果、高可可含量巧克力
- 晚餐:可以正常飲食,但遵循進食順序,優先吃蔬菜與蛋白質 ,最後才吃澱粉
此外,40歲後青光眼風險增加,可能傷害視神經,導致視野變得狹窄,嚴重甚至會失明。由於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難自我察覺,建議定期接受眼科檢查,掌握雙眼健康狀態。
下一頁繼續看看45~60歲的護眼重點,原來這些蔬果都能預防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