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後失智症風險驟增!這種失智是可以預防的
放眼2025年,台灣走入超高齡社會,國發會預估今年年底,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達20.8%,也就是每5人就有1人是老年人口。如何「活得長也活得好」,大腦健康是一大關卡,因為統計顯示,65歲以上人口每100人就有8個人罹患失智症。
一般來說,失智症又可以分成兩大類:
- 退化性失智症:例如阿茲海默症,相對較難以預防
- 血管性失智症:例如因腦出血、腦梗塞導致腦部血管受損,與三高慢性病、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日本大阪大學研究所特任教授宮坂昌之表示,由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是血管性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所以首先,從生活習慣改善飲食運動、控制體重、避免三高慢性病惡化,就有望抑制慢性發炎、並降低血管性失智症的風險。
病毒感染可能加速大腦退化?發炎影響認知功能
另一方面,預防病毒感染,也可能是避免大腦退化加速的方法之一。因為2023年有研究分析芬蘭及英國生物銀行數據後發現,病毒感染可能增加未來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包括血管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
至於原因,則與「發炎」加劇認知功能衰退有關。研究指出,曾因流感併發肺炎的人,未來罹患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帕金森氏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的風險高出2倍以上;曾感染帶狀皰疹的人,發生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也顯著上升。此外,血液中發炎因子比較高的阿茲海默症患者,認知功能衰退的速度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