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夯YouTube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是什麼?
幾個月前,YouTuber家寧從原本超過兩百萬訂閱的「眾量級」,獨立開設自己的新頻道「秘月期POPOO」,首支影片內容卻被網友認為不知所云、不自然,在網友調查下,發現她參加了一些「心靈成長課程」,懷疑是受到不明團體的洗腦,且因為這類課程資訊不透明、收費高昂,甚至有些課程運作形式被認為很像「邪教」,讓心靈課程的話題引發一連串熱議。
不少時事型KOL、YouTuber、網紅都曾發表對心靈課程的看法,而這幾天網紅錫蘭發布一部兩小時的專題長片,對於心靈課程議題有更深入的解密和討論,目前上線不到5天已經累積超過230萬次播放量,持續延燒中。
心靈課程與心理諮商,差別是什麼?
心靈成長課程與心理諮商的主要差別,從收費、專家資格與引導方式都不太一樣,例如心靈課程一次性的價錢就可能超過萬元,但講師的專業資格難以驗證,而一次心理諮商的收費約數千元,需通過相關學歷與實習門檻、並考取國家證照、具執業登記;另外,在個人的期待上,心靈課程可能被視為一種提升自我、正能量的體驗,但心理諮商往往會被認為是「生病、有嚴重心理問題」才需要。
根據諮商心理師邱意婷撰寫的文章,大致可以歸納出以下5種層面的差異。
心靈課程 | 心理諮商 |
一次性收費可能達台幣數萬元。 | 單次收費約台幣2千至5千元。 |
常以長時間馬拉松式、工作坊等形式團體活動,且常要求學員招攬新學員加入。身心脆弱者易產生「從眾效應」,跟別人不同顯得格格不入。 | 以引導的方式,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 |
經常訴求快速得到答案、迅速帶來改變,可能短期內就變了一個人 | 改變一個習慣或思考行為,可能需要至少約6至12次諮商才有明顯變化 |
被視為積極自我提升、正能量體驗 | 被認為是有心理問題才需要的手段。事實上不論身心狀況,諮商是嘗試自我了解的一種方式。 |
心靈成長課程講師無法規可循,專業資格難以驗證 | 在台灣需具備心理碩士學歷、實習2年以上、考取國家證照、加入公會與執業登記 |
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心靈課程,而不是心理諮商?危險課程又該如何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