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診是指透過觀察掌紋、掌色、掌形的變化來輔助診斷疾病的一種方法。我們可以在某些疾病早期,透過手的改變,提前察覺,從而更好地進行預防和治療。
7種胃部病症的手部表現
- 雙手的大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呈現淺黑色或黃色:表示消化系統功能障礙。
- 雙手指甲暗淡無光澤:表示脾胃虛弱,腸胃功能不健全。
- 大魚際肉處青筋鼓起:多屬脾胃虛寒,這類人易腹瀉。當青筋鼓起較為明顯時,很可能是急性腹瀉。
- 拇指粗大:多因脾胃病傷及肝臟,造成肝陽上亢(肝陽上逆),肝臟疏泄功能失調,易出現腹痛、呃逆、嘔吐等症狀。
- 拇指指腹乾癟凹陷:表示脾氣不足,功能虛弱、失調,易出現消化不良、便秘、腹瀉、腹脹等症狀。
- 雙手拇指指尖紋理皆散亂:現於拇指左側表示胃體、胃底患病;現於拇指右側表示幽門、十二指腸患病。
- 食指根部尺側彎曲:可能是膽汁返逆流性胃炎,應避免生氣,不能受涼。
慢性胃炎反射區按摩,調理脾胃緩疼痛
- 耳部
胃反射區:位於耳輪腳與耳甲交界處,即耳甲4區。
方法:用切按法切壓胃反射區1∼2分鐘,以按摩部位發紅或有酸脹感為宜。
肝反射區:位於耳甲艇的後下部,即耳甲12區。
方法:用切按法切壓肝反射區1∼2分鐘,以按摩部位發紅或有酸脹感為宜。
耳背脾反射區:位於耳背中央部,即耳背3區。
方法:用切按法切壓反射區1∼2分鐘,以按摩部位發紅或有酸脹感為宜。
- 手部
方法:用指按法按壓反射區1∼2分鐘,以局部有酸痛感為宜。
十二指腸反射區:位於雙手掌面,第一掌骨體近端,胰腺反射區下方的區域。
方法:用指按法按壓十二指腸反射區1∼2分鐘。
- 足部
方法:用單食指叩拳法頂壓胃反射區2∼5分鐘。
腎反射區:位於腳底,第二蹠骨與第三蹠骨體之間,蜷足時中央凹陷處。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壓法按壓腎反射區2∼5分鐘。
本文摘自《耳.手.足 反射區對症按摩大全:136個耳、手、足部反射區x57種常見疾病對症按摩x7種健康養生按摩方》/李志剛(中國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副院長)/大都會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