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感患者:加重脫水、疲勞與身體負擔
感染流感後,常伴隨發燒、喉嚨痛、鼻塞等症狀,且病情相對普通感冒通常會更嚴重。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貼文提醒,流感發燒時泡熱水澡或泡溫泉,可能有3大負面影響:
- 加重脫水與疲勞:發燒的當下身體又泡在熱水裡,反而進一步提高體溫,更容易引發脫水、並加重身體疲憊感。
- 影響呼吸系統:溫泉熱熱的蒸氣可能讓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導致痰液堆積,若有慢性支氣管炎,還有誘發支氣管痙攣、呼吸不順的風險。
- 抑制免疫反應:高溫環境可能抑制免疫系統,導致流感恢復速度變慢,甚至加重病情、併發症。
2.感冒患者:症狀嚴重時泡澡恐增加心臟負擔
至於症狀比流感輕微的感冒患者,可以泡熱水澡或泡溫泉嗎?急診科醫師陳威龍在社群貼文指出,如果感冒症狀僅限於流鼻水、打噴嚏,而且本身沒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那適度洗熱水澡或泡溫泉並不是絕對禁忌。
然而,萬一身體已經是出現全身性反應,比如說全身肌肉痠痛、倦怠、發燒、畏寒等,最好避免泡澡和泡溫泉,因為熱水會進一步擴張血管,可能導致血壓下降,增加心臟負擔。
3.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小心中風、心肌梗塞、熱休克
泡熱水澡和泡溫泉潛藏的「熱休克」風險,也不容忽視!根據統計,日本每年因為熱休克導致的事故超過萬例,甚至連知名日劇女星中山美穗也疑因洗澡時發生熱休克而倒臥浴室身亡。
急診科醫師洪子堯提醒,泡湯暖身務必當心熱休克威脅!他解釋,身體進入高溫熱水時,下肢和周邊血管會因為受熱而放鬆,血液循環流向四肢,就會導致供應腦部或心臟的血流減少。
泡完溫泉起身瞬間、泡溫泉泡太久都是危險地雷!下一頁注意還有3族群須慎防泡溫泉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