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及早發現?
- 配備血氧偵測機
家用脈搏血氧機(Pulse Oximeter)可即時監測氧合濃度(SpO₂),若數值低於92%,或活動後,驟降超過3%,也應立即就醫。 - 觀察隱蔽徵兆
- 輕微活動(如行走、說話)即感疲憊
- 指甲床、嘴唇泛青紫色
- 注意力渙散、反應遲鈍
- 「俯臥位」測試
部分患者平躺時血氧更低,改採俯臥姿勢若SpO₂回升,可能暗示肺部後側已出現浸潤性病變。白話文就是:「病人無法平躺睡覺」啊!
醫療處置與預防
- 高流量氧氣治療:透過鼻導管或面罩提供加濕高濃度氧氣。
- 俯臥通氣:改善肺部血流分布,提升氧合效率。
- 免疫調節藥物:針對發炎因子風暴使用類固醇或生物製劑。
有什麼的預防關鍵?
- 高風險族群(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定期監測血氧。
- 接種肺炎鏈球菌與流感疫苗,降低併發重症風險。
快樂缺氧,顛覆了傳統對「缺氧必喘」的認知,猶如藏在笑容背後的呼吸危機。面對呼吸道疾病,除了提高警覺,更需善用科技工具主動監測。唯有及早介入,方能阻斷這條沉默的奪命鏈。
本文獲得黃軒醫師授權刊載 黃軒醫師粉絲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