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已嚴重缺氧,病人卻不自知?
- 代償機制掩蓋危機
人體在慢性缺氧時會啟動代償反應:加快呼吸頻率、提高心跳速度以維持氧氣供應。但某些肺炎患者因肺部發炎區域神經受損,或中樞神經對缺氧反應遲鈍,未能觸發急促呼吸的求救訊號。 - 二氧化碳滯留未同步發生
典型呼吸困難源於體內二氧化碳累積,刺激腦部呼吸中樞。然而,部分肺炎患者因肺泡仍能排出二氧化碳,血中CO₂濃度正常,故未觸發喘促感,形成「缺氧但無窒息感」的矛盾狀態。
快樂缺氧的致命風險
快樂缺氧最危險之處在於「延誤診療黃金期」!患者往往因自覺無恙,忽略就醫,待出現「意識模糊、嘴唇發紺」時,肺部損傷已不可逆。其低血氧,會導致:
- 腦部損傷:腦細胞缺氧5分鐘即開始壞死
- 心肌缺氧:引發心律不整、心臟衰竭
- 多重器官衰竭:肝腎功能急遽惡化,死亡率飆升
據統計,之前的COVID-19肺炎重症患者中,約20%-30%,也會可能出現快樂缺氧現象,送醫時常已需緊急插管。
該如何及早發現快樂缺氧?重症醫師透露3大招,下一頁來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