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不只是小感冒!醫公開流感重症死亡率「年輕人也可能重症」
正值流感流行期,得了流感常會出現發燒、咳嗽、頭痛、肌肉痠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少數患者則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例如肺炎、腦炎、心肌炎,甚至還可能引發神經系統疾病。
然而,就算是看似身強體壯的年輕人也須小心,別再以為流感只是普通小感冒,黃軒醫師在臉書粉專貼文指出,7至49歲年輕人依然有併發重症的可能,發生率與死亡率分別如下。
- 7-18歲: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約3.23例;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約0.33例
- 19-24歲: 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約0.71例;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約0.06例
- 25-49歲: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約2.63例;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約0.44例
6種併發症前兆別輕忽!年輕人「7族群」更大意不得
因此,雖然年輕人因流感併發重症而導致死亡的機率較低,但仍需重視。若出現高燒不退、呼吸困難、胸痛、意識混亂、四肢發紫、劇烈頭痛等6大症狀更需提起警覺、盡速就醫,很可能是流感出現併發症的前兆。
黃軒醫師特別點名以下7類族群,一定要特別小心:
- 患有氣喘或慢性肺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囊性纖維化)
- 有肥胖問題(BMI > 30):研究顯示肥胖者流感後重症率高
- 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 正在服用免疫抑制藥物(如自體免疫疾病患者)
- 懷孕婦女(孕婦感染流感後的併發症風險明顯較高)
- 熬夜、壓力大、生活習慣不佳(免疫力下降,感染後更易惡化)
- 過去有因流感住院病史者
當然,勤洗手、戴口罩等衛生習慣,搭配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避免長期壓力大等良好生活習慣,在日常盡可能維持免疫力,絕對是預防流感重症的必備條件。而所謂「預防勝於治療」,黃軒醫師強調,流感病毒株變異快速,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不同,建議每年都要施打一次,減少感染也降低重症和住院風險。
公費流感疫苗已於2025年1月1日開放全民接種,只要是年齡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的人都能施打,直到疫苗用罄為止。有興趣者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 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名單,並向合約院所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 (編輯推薦:公費流感疫苗開放預約!疫苗廠牌、副作用、建議施打原因就看這篇)
參考資料:
- 請依序輸入參考來源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