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訓練的概念
從台北回到高雄,瑋溱也認知到高雄有著不同於台北的節奏與步調,尤其這裡的人們還未完全認可運動是一個專業。台北各處林立運動中心、大型連鎖及私人的各式健身房,隨時能看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健身運動,願意付費運動健身已經蔚為風潮,但是高雄健身風氣似乎還未如此蓬勃,瑋溱說:「這種氣氛就是還沒認可運動是一個專業。大概就是覺得運動就像吃白飯一樣,我想做就能做,好像不需要去進到專門的地方,也不需要找教練這樣專業的角色去帶領他們做運動。」
「休閒的散步當然也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想要進步的話,那這些活動對你來說就沒有幫助啊!」瑋溱提醒,肌力訓練是一種概念,你要給你的肌肉足夠的刺激量,首先必須先知道自己的實力到哪裡,這就要靠專業的人士來幫你判斷,然後給予適當的訓練才可能有進步。「例如如果你的肌肉是三年級的程度,你讀一二年級的課本當然不會有幫助,你必須去讀去學習四年級的課本,這樣你才會進步。」
永遠做好準備
運動帶給瑋溱的不僅是生理各方面的強韌,她對於運動帶來心理層面的好處尤其很有感:「即便我生病了,做運動時才發現,原來其實我能做的還是很多,跟一般人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根本不需要自怨自艾。」
事實上,瑋溱跟心理諮商師聊過她內心的害怕:「畢竟我發現癌症時已經是第三期,醫生也覺得復發率很高……我覺得很害怕,理性上我也知道可能會發生,但是心裡總覺得怪怪的,真的不想被這種害怕綁住。」
與心理諮商師討論過後,不是去壓抑害怕,而是有了前進的方向:「既然不能解決『會不會復發』這件事,那可不可以多準備一些武器?如果以後要上戰場,我就能有滿滿的武器和能力去面對。」
瑋溱強調:「雖然我不是為了要面對復發而運動,但對我來說,運動確實也是在防範未然。不管未來會不會復發,但有運動這件事情,我至少知道,我永遠都是準備好的。」
在人生的間奏裡,面對下一段無法預測的未知旋律,瑋溱努力保持著積極和堅定的態度,指揮如行板般的節奏,一步一步地在運動習慣中提煉出奇妙的能量寶石。不需要特別的驗證與說明,就像冬陽一樣,已經讓每個望向她的人都得到了溫暖和力量。
本文獲得癌症希望基金會授權刊載 癌症希望基金會原文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