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自主權在自己手上
關於運動的風險,瑋溱認為應該自己評估、自己承擔。她也曾經跟醫師確認她的健身方式會不會造成人工血管斷掉。她笑著說:「我也怕死啊!我需要知道可能會發生怎樣的事,才能知道怎麼應對。總不能說我要做運動,然後如果發生事情就跑去怪醫生。」
所以在運動前除了好好做功課,也試著與醫護確認,瑋溱在評估得失利弊過後,決定按照自己的規劃和步調開始健身訓練。「這些風險當然是有,但是我更明白,如果不運動,體能下降的風險一定是百分之百,所以我做出了選擇:我要運動,但風險自己承擔。」
瑋溱因為自己同時身為癌友以及健身教練的雙重身分,很早就想參與推廣癌友運動,幾年經驗下來,她發現大部分的癌友其實普遍存在過多的擔憂以及恐懼,即使她很清楚地呼籲大家絕對要運動、運動風險其實並沒有想像得那麼大,但是癌友們似乎需要有人對他們「保證」運動是安全的。
「事實上,我以教練的身分只能告訴他們運動的利益和可能的風險,但不是說有風險就不管,而是大家一起面對,教練當然也會盡量保護你。不要把身體自主權交給別人,然後希望別人為你負責。」瑋溱說:「我會鼓勵他們就來試試看嘛!喜不喜歡沒關係,至少一定要知道,運動這件事對你來說是很重要的!」
癌友的心理需求
瑋溱在癌友運動專班中會協助留意每位癌友的身心狀況,例如上課前後都需確認體能以及吃藥等狀況,並且隨時觀察大家的狀態、維護運動時的安全,還會在一旁拍下教練示範動作,供大家課後練習,有時也會為癌友做個別的紀錄……除此之外,她認為維繫癌友們的感情也非常重要,在團體裡面若能獲得愛與歸屬感,也更能促進癌友持續運動的動力。「我覺得癌症專班跟一般健身班比較不一樣的是,癌友在這裡社交需求比較大,他們之間的互動有很多是在尋求『跟我很像』的人。」瑋溱說。
在團體班裡面比較容易得到共感,讓癌友們比較願意開始嘗試,只要真的著手開始,那都是讓自己變好的機會。除了增強體能之外,運動會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讓人感到快樂、放鬆、減輕壓力、提升自信。
瑋溱在癌友團體班曾接觸過一位年輕的癌友,一開始上課因為沒有頭髮而戴著帽子,始終把自己包得很緊,似乎有點自卑。「我可以感覺到她當時還處在『為什麼是我?我還這麼年輕……』那種懷疑的階段。但是在上過一期團體班之後,她整個人變得很陽光,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了。
我能夠很明顯看到她一點一點的變穩定,更重要的是,她開始會肯定她自己。」瑋溱告訴我們,在團體班的課程結束後,還找了瑋溱幫她跟男朋友上一對二的健身課程,到後來這位癌友的體力甚至練得比她男友還好。
「即使生病了,我能做的還很多!」運動好處不只健身,下一頁看看教練更多心境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