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小兒內分泌科醫師林昭旭分享,門診中常有家長提問「孩子最近長很快、長胸部,是不是要照骨齡?」或是「小孩好像性早熟怎麼辦?什麼東西不能吃?要用藥物延緩嗎?」事實上,我們的生活周遭就可能隱藏生長發育的絆腳石,別讓寶貝在塑料環境中長大,才能遠離健康危機!
兒童提前發育成趨勢,怎樣算是「性早熟」?
隨著飲食與環境的改變,兒童發育提前的現象日益普遍,性早熟問題不容忽視。林昭旭醫師表示,全世界性早熟發生率越來越高,部分地區甚至達到原本的2倍至10倍,且全球女童胸部發育年齡每十年平均提前3個月,亞洲地區從1990年至2000年發育速度加快,推測可能多少與飲食西化有關。
「性早熟」的定義是男童9歲前,女童8歲前開始發育,男童的發育特徵包含睪丸和陰莖的增大、長出陰毛、青春痘增多、生長速率加快;女童發育的表現則包含乳房發育、陰毛出現、初經、青春痘和生長速率加快。
發育有越來越早的趨勢,代表大家的身高會越來越矮嗎?那倒也未必。林昭旭醫師指出,數據顯示,女童的初經年齡每五年提前約44天,但平均身高卻隨著世代的營養改善而略有增加。例如,台灣男性過去百年平均增高13公分,2020年18歲男性平均身高達172.1公分,女性則為161.2公分。
然而,如果以同一世代來看,初經提前1年,成年身高平均會降低0.31公分。而對於中樞性性早熟兒童,若發育年齡過早且進展迅速,可能導致生長板提前關閉,成年身高不如預期,損失10至20公分都有可能。但另一種情況,假如女童在8歲出現第二性徵,不過此時身高已經超過150公分,即便出現提前發育的現象,對於最終身高的影響也不至於落差太大。
性早熟、肥胖、癌症…小心「環境荷爾蒙」成隱形威脅
林昭旭醫師強調, 環境荷爾蒙(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是誘發性早熟的重要因素之一。這類物質因為化學結構與荷爾蒙相似,接觸後會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進而引起相關疾病,目前醫學界認為早期接觸環境賀爾蒙,可能與提早發育、性早熟、學習行為障礙、氣喘、肥胖、不孕、更年期提早、乳癌、攝護腺癌、阿茲海默症等問題有關。
常見的環境荷爾蒙包含雙酚A(BPA)和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林昭旭醫師舉例,雙酚A多存在於塑膠水壺、塑膠碗、奶瓶、鋁罐內層、感熱紙等,可能透過食物和飲品進入人體;而鄰苯二甲酸酯則用於化妝保養品、香水、乳液、洗髮精、黏著劑、油漆等日用品。
「環境賀爾蒙的特色就是暴露劑量少,但長時間接觸,累積劑量就很多,不管是皮膚接觸、吃進肚子、吸入體內,都有可能!」林昭旭醫師表示,尤其胎兒至2歲這段時間最關鍵,加上小孩子容易把手放入口中,皮膚面積比例大、增加接觸面積,吸收速率快,所以嬰幼兒族群特別容易受到環境荷爾蒙影響。
做好5件事,不讓孩子在塑料環境中長大
2011年的塑化劑事件,就發現5大類食品包含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膠囊錠狀粉狀之型態,可能有塑化劑污染的疑慮,也讓大家更關注塑化劑的問題。林昭旭醫師提醒,遠離環境荷爾蒙,能幫助降低性早熟風險,以下幾種具體方法,有助於減少接觸環境荷爾蒙、降低暴露吸收。
1.選擇安全容器:使用玻璃或不鏽鋼製品,鼓勵使用可重複利用的餐具、布袋。避免塑膠容器儲存或加熱食物,少用塑膠湯匙等一次性塑料餐具。研究顯示,少喝塑膠杯裝的飲品,就能有效降低尿中塑化劑濃度。
2.食用生鮮食物:減少罐裝及加工食品的攝取,多選擇有機蔬果、多吃綠色蔬菜。
3.注意日用品和玩具:選擇安全玩具,盡可能購買無塑包裝的產品;減少使用含鄰苯二甲酸酯的保養品、香水、髮膠、乳液及化妝品。
4.用肥皂勤洗手:養成洗手的好習慣,尤其用餐前務必洗手再進食。肥皂洗手比清水更有效降低體內塑化劑濃度。
5.規律運動、多喝水:充足的水分、保持運動習慣,有助於減少體內環境荷爾蒙的累積。日常盡可能避開空氣污染、二手菸環境,降低暴露吸收。
忙碌的生活中,外食確實很方便,加上現今塑膠製品可說是無所不在,如何讓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再充斥塑化劑,確保孩子在健康安全的環境中快樂成長,成了每個家長都要面對的課題。
最後,不論是性早熟或是其他成長發育問題,如果能早期診斷並適當介入,可以避免對孩子的最終身高與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建議家長留意孩子的成長變化,若有發育異常的跡象,不妨及早尋求專業醫療診斷與協助。
更多簡介:
現職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 兒童內分泌科主任
新竹市立馬偕紀念醫院 醫學教育科主任
馬偕醫學院部定助理教授
一般醫學訓練社區醫療相關選修 兒科課程導師
台灣兒科醫學會內分泌學委員會 委員
台灣兒科醫學會青少年醫學委員會 委員
台灣兒科醫學會 會員代表
中央健保署審查醫藥專家
學歷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博士
經歷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 小兒科部主任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 兒童加護病房主任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 小兒科部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 小兒內分泌研究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 小兒科住院醫師
學會及公會經歷
台灣兒科醫學會繼續教育委員會 委員
新竹市醫師公會 會員代表
專科醫師資格
兒科專科醫師
兒科內分泌學專科醫師
青少年醫學專科醫師
成人內分泌暨新陳代謝專科醫師
糖尿病衛教學會衛教師
兒童急診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專業醫師
台灣兒科醫學會
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台灣兒童急診學會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