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過量恐讓頭痛慢性化,天數是關鍵
止痛藥種類不同,會導致頭痛慢性化的風險也不同。一般來說,成癮性比較高的藥物,如嗎啡類、市售各種複方感冒糖漿、感冒膠囊或日本藥妝店販售的止痛藥EVE等,還有專治偏頭痛的急性止痛藥如英明格、麥角胺等,需限制一個月使用天數在10天以內。成癮性比較低的藥物,如普拿疼類或非類固醇消炎藥等,則應限制在15天。
止痛藥吃太多,偏頭痛恐變慢性
若每個月使用止痛藥的天數大於限制,且持續三個月以上,偏頭痛就有可能從原本的陣發性演變成慢性。可怕的是,這種演變是漸進式的,不知不覺的。當病人反過來發現最近好像吃太多止痛藥時,偏頭痛可能已經明顯惡化。
此外,臨床常常發現,本身有偏頭痛的病人,即使吃止痛藥的原因不是為了頭痛(例如因為關節炎被開立止痛藥治療),也有相當比例在連續使用止痛藥後,偏頭痛惡化甚至變成慢性偏頭痛。因此,偏頭痛病人連續使用止痛藥,務必監控自己偏頭痛的發作情形是否有改變。
偏頭痛從陣發性變成慢性,6因素要特別小心
當然,除了藥物過度使用以外,還有其他原因會使偏頭痛從陣發性變成慢性。過去的研究發現:遭遇人生重大的壓力事件、肥胖、失眠、氣喘、合併其他慢性疼痛(例如慢性下背痛或纖維肌痛症)、或者有精神共病症(如焦慮、憂鬱等)等等,都是偏頭痛演變成慢性偏頭痛的危險因子。
總之,若偏頭痛變嚴重了,別忘了求診瞭解自己惡化的成因,才能及早對症下藥,及早回復健康。
慢性偏頭痛增加4大罹病風險!中風風險竟增加10幾倍
很多病人以為偏頭痛不必治療,只要發作時吃止痛藥、睡一個覺就好。的確,如果你的偏頭痛一個月只有發作四天或以下,目前各國的治療指引就建議只需要發作時吃止痛藥即可。
然而,當偏頭痛頻繁發作,甚至演變為前述的慢性偏頭痛,就該求診正式治療,因為頻繁的偏頭痛會增加心腦血管病變的風險、共病症的風險以及衝擊個人生活品質。
- 增加中風風險:
尤其是有偏頭痛預兆的年輕女性(45歲以下)要特別小心,其中風風險比同年齡的女性還要高。若加上抽菸或服用避孕藥的話,中風風險又會更加提升。研究指出,預兆偏頭痛的女性服用避孕藥,中風危險性增加15至17倍,若同時又抽菸,則中風危險性高達34倍。 -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目前已有許多研究指出偏頭痛同樣會增加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雖然風險性沒有像中風這麼高,但同樣是女性、預兆型的關聯性要特別留意。 - 增加共病症的風險:
慢性偏頭痛的病人通常都有一些疼痛相關的共病症,比如慢性筋膜炎、纖維肌痛症、情緒障礙、失眠等等。所以,當偏頭痛變嚴重,也會帶來上述相關的症狀或共病症。 - 衝擊個人生活品質: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統計公布的全球十大失能疾病排行中,偏頭痛高居第二名,僅次於我們下一堂課要討論的下背痛。一旦偏頭痛從陣發性惡化為慢性偏頭痛後,對生活品質的衝擊更大,失能的風險更高,且止痛藥過度使用的風險也增加。許多病人不但常常請假,無法正常上學上班,導致社會勞動力的損失,更有研究發現病人的自殺風險明顯提高。
因此,我在頭痛門診也會和慢性偏頭痛的病人多聊兩句,了解他們最近的心理狀況,並鼓勵他們積極配合治療。
掌握三原則,正確使用止痛藥!
雖然偏頭痛預防療法可以減少偏頭痛發作,但頭痛發作起來要人命,正確使用止痛藥來治標仍有其必要,但為避免上述的「止痛藥過度使用」導致偏頭痛惡化,有三個原則要掌握:
- 即時服藥:
偏頭痛不要忍,建議發作後一小時內服藥。目前已有研究顯示,太晚服藥藥效會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 選用有效的止痛藥:
偏頭痛隨時都可以發作,所以,隨身自備過去服用過且有效的止痛藥,才能在發作第一時間投藥,發揮最好效果。建議由醫師評估適合哪種藥物,切忌擅自投藥。 - 節制使用:
一周服用止痛藥的天數若超過2天,應與醫師討論,是否應合併預防療法來治本(降低發作次數),避免止痛藥成癮。當然,必要時重新診斷是否是其他成因導致頭痛惡化也很重要,總之要與醫師諮詢。
還沒痛就吃藥?小心止痛藥讓你成為藥物成癮的一員!
那要怎麼判斷自己已經落入止痛藥成癮的困境呢?我們列出幾個有可能是藥物成癮的現象給大家對照一下,如果你有以下這些現象,就要特別小心囉!
- 止痛藥用量越來越大:以前只要一顆就可以止痛,現在要吃兩顆,甚至三顆才有感覺。
- 止痛藥有效時間越來越短:使用同樣劑量但止痛的時間不比從前。
- 還沒痛就想先拿來吃:疼痛還沒有發作就預先投藥,代表已經成癮,要特別小心。
- 要特定止痛藥才有效:明明英明格在藥物試驗中是很有效的藥,專治偏頭痛,但你吃了它沒效,反而吃一顆非專一性的普拿疼超有效,這樣就有可能是普拿疼成癮了。
建立好習慣+記錄頭痛日記,有效預防偏頭痛發作!
偏頭痛是基因體質與後天環境交互作用所導致的常見疾病,通常20、30歲開始發作,40、50歲人生的黃金歲月到達發作高峰,60歲後發作自然減少。
由於和基因有關,目前臨床各種治療雖能有效減少頭痛的發作,但無法保證病人這輩子不再發作。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早就醫評估、配合頭痛日記詳實記錄與正確的藥物治療,絕對有助於避免偏頭痛頻繁發作,甚至演變為會失能的慢性偏頭痛。
提醒大家,用藥前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才是正軌,請勿自行投藥。
本文摘自《終結慢性疼痛的14堂自救必修課》/陳韋達醫師(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副院長)/原水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